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内呼吸机在危重症救治中的早期应用的护理要点。方法:采用秋满实QS-2000C气动呼吸机,对无自主呼吸的危重症患者11例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结果:痊愈5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1.8%。结论:通过规范的流程管理、充分的准备与完善的护理,舱内呼吸机早期救治危重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锰酸钾治疗新生儿皮肤红疹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74例发生皮肤红疹的新生儿分为游泳组和沐浴组,分别用1/5000高锰酸钾水溶液游泳和沐浴.比较2组治疗次数、红疹消退时间、加用抗生素人次。结果:2组治疗次数、红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加用抗生素人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游泳能有效治疗新生儿皮肤红疹.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是一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程观察和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20例妊高征患者采用新式的导乐陪伴分娩,并针对血压、宫缩、胎心音等变化采取相应措施.结果120例妊高征患者无1例发生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严密观察产程与加强护理,能够降低妊高征患者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38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近五百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9%为出生时窒息,其中约1%需要医护人员使用复苏手段才能存活,因此要求产科人员应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技术。现将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10月发生新生儿(胎龄≥37周)窒息38例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隐私是指一个人不允许他人随意侵入的属于个人信息控制部分的领域,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生活精神独处的享受。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对治疗生殖障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无数的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欢乐和福音。同时,也显露了一系列的患者隐私权内容,给临床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继发性腹膜炎[1]。为了有效预防并发症,我科于新生儿出生48~72h行第2次脐带残端修剪,根据新生儿脐带的直径不同常规留取脐带残端一定的长度,并与常规脐带处理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在我科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的新生儿199例,Apgar评分9~10分,产妇均无并发症及胎膜早破,新生儿无宫内感染。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行常规脐带处理及护理;观察组98例,根据新生儿脐带的直径留取脐带残端一定的长度,其它同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新生儿胎龄、出生时体质量、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产妇年龄、新生儿胎龄及体质量比较组别n产妇年龄/岁胎龄/周新生儿体质量/kg观察组9824.00±0.4638.50±1.243.25±0.64对照组10124.15±1.0438.35±1.043.35±0.45注:组间比较,各指标均P>0.05。1.2方法①第1次断脐。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用套好气门芯的止血钳在距脐轮1.0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医院分娩的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3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150例)和治疗组(150例)。对照组对产妇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持续至产后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产妇150例中,产后6个月盆底肌力达Ⅱ、Ⅲ、Ⅳ、Ⅴ级分别为11(占7.33%)、20(占13.33%)、51(占34.00%)、68例(占45.33%);治疗组产妇150例中,产后6个月盆底肌力达Ⅱ、Ⅲ、Ⅳ、Ⅴ级分别为29(占19.33%)、38(占25.33%)、40(占26.67%)、43例(占28.6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肉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提高介入手术室治疗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方法:课题组优化设计了介入手术室治疗护士工作路径表,并严格按照路径表工作,通过对此表应用前后的对比研究,总结其优越性。结果:介入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全面提升,各项护理指标和护理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各台手术物品准备完好率由原来的87.2%上升到100%,手术患者满意度有原来的90.5%上升到99.8%。结论:介入手术室治疗护士工作路径表的应用使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服务更加人性化,规范了治疗护士的工作职责和程序,减少了手术护理工作中的遗漏或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转轨,对住院待产妇及产程中产妇的焦虑、心理改变做了许多护理支持的研究,但对产褥期产妇心理疏导报导甚少.我院从2003年10月~2004年6月建立了孕妇学校,深入社会、家庭开展产褥期医疗、护理、保健、咨询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提高产妇家庭照护母婴的能力。方法:将在院母婴同室的产妇家庭按住院号尾数单双数进行分组,尾数单数家庭为对照组采用以责任护士为主导的母婴床旁护理,尾数双数家庭为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主导的母婴床旁护理。比较2组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照护母婴能力。结果:观察组家庭照护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照护模式能有效提高家庭的母婴照护能力,满足产妇、婴儿、家庭三方面需求,亦有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