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心甘薯开发利用现状、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紫心甘薯的育种工作和色素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而其开发利用正处于试验阶段。针对紫心甘薯色素在同类色素中的优势及利用紫心甘薯提取色素市场的潜力,提出了开发利用紫心甘薯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国内物资交流频繁,分析测试量值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鸡爪槭(Acerpalmatum)的光适应生长策略,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CK、60%光照与40%光照)下鸡爪槭根、枝与叶中非结构性碳积累、分配及其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增加,根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NSCs)及其组分增大,枝与叶的NSCs及其组分减小,叶N、P含量增大,C:N、C:P减少,枝N含量、N:P先减小再增大,P、C:N和C:P先增大再减小,根N、P含量先增大再减小,N:P、C:N和C:P先减小再增大。在全光照下,NSCs及其组分为叶>枝>根,N含量为叶>根>枝,N:P和C:N为根>叶>枝;60%的光照下,NSCs及其组分为叶>枝>根,N含量与N:P为叶>根>枝,C:N与C:P为枝>叶>根;40%光照下,NSCs及其组分根>叶>枝,N、P含量为叶>枝>根,C:N与C:P为根>枝>叶。相关性分析表明,叶可溶性糖、淀粉、NSCs含量与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N和C:P呈显著正相关(P <0.01);枝NSCs含量与N和C:...  相似文献   
4.
余卉  黄铖 《湖南农机》2008,(2):98-99,1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女性文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呈现出四种形态:从“人”的角度思考女性;从女性外部世界思考女性;从内部世界思考女性;身体写作。  相似文献   
5.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聚合物基质,固化余甘子单宁制备一种固体吸附材料余甘子固定化单宁(PEIT),并采用FT-IR、DSC、TG对PEIT的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单宁通过戊二醛与壳聚糖基质产生了交联,最佳制备条件为2 g余甘子单宁,m(戊二醛)∶m(余甘子单宁)1∶4,m(壳聚糖)∶m(余甘子单宁)1.5∶1,反应液初始pH值4,55℃反应3 h。将制备的PEIT用于吸附金属离子,结果显示其对Ge(Ⅳ)、Ga(Ⅲ)和In(Ⅲ)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当pH值为4时,In(Ⅲ)吸附量最大;当pH值为3时,Ge(Ⅳ)和Ga(Ⅲ)吸附量最大;对这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其吸附机理为化学吸附;吸附过程对温度并不敏感,且最佳吸附温度为30℃。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证明其表面存在均匀的吸附位点,且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Ga(Ⅲ)、In(Ⅲ)和Ge(Ⅳ)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7.65、70.00和54.11 mg/g。  相似文献   
6.
土壤有效态成分标准物质研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探讨了土壤有效动态成分标准物质过程中所遇到的3个问题,即制样粒度和不同烘干温度对土壤有效态成分量值的影响以及土壤有效态成分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过60目筛的粒度已符保标准物质的均匀度要求,样品在105℃烘干不影响其影响的参比性能。经过3年5次的同样检测表明土壤有效态成分的量值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用嗜银染色法研究1、5、9日龄和成年红嘴相思鸟的消化道各段内嗜银细胞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形态多样,呈蝌蚪形、圆形、锥形等;消化道中嗜银细胞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腺胃、直肠、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且随日龄增长呈增加趋势。表明红嘴相思鸟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可能与其种属有关,根据其分布与形态推测其有内分泌、外分泌和旁分泌3种功能。  相似文献   
8.
余卉  黄铖 《湖南农机》2008,(3):98-9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女性文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呈现出四种形态:从"人"的角度思考女性;从女性外部世界思考女性;从内部世界思考女性;身体写作.  相似文献   
9.
以青钱柳叶片内含物含量、鲜叶重、鲜叶面积作为选优性状,对皖南山区野生青钱柳进行选优,经过初选、复选选育出10株优良单株。将其无性系分别在安徽绩溪、明光和合肥进行区域化栽培,对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确定选优指标。结果表明,叶片内含物含量、鲜叶重和鲜叶面积,可作为青钱柳优树主要选育指标。通过对比各选优指标的主成分综合得分,结合不同区域优树叶片内含物变异分析,最终选择出3个优良品种‘皖青1号’、‘皖青2号’和‘皖青3号’,并确定不同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表型榧树(主要是散粉期和花蕾大小不同)花粉活力适宜的检测方式与不同贮藏环境下花粉活力的变化趋势,为榧树花粉活力检测和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个不同表型榧树花粉为试验材料,利用TTC染色法对比不同温度和pH值环境下的花粉活力染色情况,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得出适宜的检测方式组合;使用其中3个不同散粉期的试验材料,探究3种干燥方式干燥后对花粉活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干燥方式下不同贮藏温度、贮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1)不同表型的榧树花粉活力的检测方式不同,除晚期大花型外,TTC质量分数0.5%染色效果均较好,温度对早、晚期类型榧树花粉活力染色表现存在差异显著,pH值在微碱性环境下花粉染色效果均明显。2)早、中期类型采取烘箱28℃干燥后0℃或-18℃贮藏7~14 d,其花粉活力能保持在60%以上,超过30 d采取室内阴干干燥-18℃贮藏,能保持35%左右的花粉活力,晚期类型28 d后均低于30%。【结论】检测榧树花粉活力以在0.5%TTC、温度28℃、pH值8.0条件下培养6 h后进行镜检为宜;早、中期散粉榧树花粉在7~14 d内采用28℃干燥24 h后在0℃或-18℃进行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