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南疆杏树面积增长迅速,2005年喀什、和田和克孜勒苏州的种植面积已达250万亩。受南疆地区传统杏树栽培习惯的影响,农民对杏树科学管理意识低,整形修剪不到位,导致树冠内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树体光合积累少;枝条细弱、枯死、结果部位外移、树冠内膛空虚,生长与结果不协调  相似文献   
2.
保鲜剂对阿克苏灰枣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冷藏条件下不同保鲜剂对灰枣贮藏效果的影响,提高阿克苏灰枣的保鲜方法.[方法]试验设置贮藏温度为-1℃,采用A、B、壳聚糖、1-MCP、2,4-D等药剂对果实进行预处理,同时,结合塑料薄膜包装对阿克苏灰枣进行贮藏试验.[结果]采用A+2,4-D处理,可减缓阿克苏灰枣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总糖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VC的降解、抑制组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这一处理使枣果果实在整个贮期转红率较低,较好的维持了果实贮藏期间的品质,延缓其衰老速度.[结论]壳聚糖+B处理的枣果果实脆腐果率较低,贮至108 d时,果实脆腐果率仅为0.19;,有效降低了枣果贮藏期间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宜的哈密瓜86-1贮藏保鲜条件.[方法]在3 ℃贮藏条件下,设置O_2+CO_2:3;+0;;O_2+CO_2:4;+1;;O_2+CO_2:5;+2;三种气体条件,研究不同贮藏气体条件对86-1采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硬度、果肉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3℃的贮藏温度下,各气调处理并没有起到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减少其乙烯释放量等作用.与冷藏相比,气调处理的果实糖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略低,对其品质及风味保持较好.[结论]相对而言,CO_2含量较高的气体环境更利于瓜的贮藏,CO_2/O_2=2/5明显优于CO_2/O_2=0/3,究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研究新疆酿酒葡萄糖类物质积累特性,为资源特性评价及糖品质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赤霞珠、赤霞珠5、赤霞珠6、赤霞珠9、梅鹿辄、梅鹿辄4、品丽珠、霞多丽、威代尔和雷司令等10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其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分析各糖类物质组分所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及各品种(系)的可溶性糖含量特性。【结果】10个品种(系)成熟时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蔗糖积累为辅,且果糖略高于葡萄糖,其中果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51.23%,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49.02%,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仅2.91%。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赤霞珠5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较含量最低的威代尔高了29.21%。赤霞珠5的可溶性固形物较威代尔高了30.59%。聚类分析将10个酿酒葡萄品种划分为 3 个类群。第1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9、梅鹿辄4、赤霞珠、梅鹿辄,各糖类物质含量均适中;第2类群葡萄品种为霞多丽、威代尔、雷司令,各糖类物质含量均偏低;第3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6、品丽珠、赤霞珠5,各糖组分关系较近,糖类物质含量均较高。【结论】筛选出高糖型品种(系)为赤霞珠5,低糖型品种为威代尔。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树形问题的解决和改变,可以加快石榴生产的发展,强调树冠修剪和培养的作用,研究分析在南疆地区冬季越冬管理中稍加疏忽,给石榴生产带来损失,关键因素是石榴必须埋土才能安全越冬.从树冠对石榴的影响和石榴避寒越冬的途径2个环节阐述了措施和理论依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葡萄品种从转色期至成熟期裂果特性的调控因子,为易裂果品种在新疆高效栽培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红地球、里扎玛特、新郁、无核紫、木纳格5个葡萄品种为材料,在转色期至成熟期,测定细胞壁结构性物质水溶性果胶、原果胶、半纤维素含量及代谢水解酶PG、PEP、PL、CE活性,分析采收期细胞壁结构及细胞凋亡情况,研究细胞壁组成成分和细胞凋亡与裂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红地球为不易裂果品种,里扎玛特为极易裂果品种,其他3个品种为易裂果品种。红地球原果胶采收期含量最高,花后80~90 d原果胶含量增幅最高达到31.6%,里扎玛特的增幅最小为1.1%;花后70~90 d新郁和里扎玛特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幅分别为80.8%和67.2%,红地球水溶性果胶增幅最低,增幅为26.1%,采收期果胶裂解酶酶活性下降;花后80~90 d里扎玛特半纤维素含量显著升高,增幅为134.7%,红地球成熟期含量下降,增幅为-5.9%。里扎玛特角质层不平整有断口与缺链,表皮细胞排列松散细胞间有间隙;新郁亚细胞间由于胞间质降解出现空腔;红地球角质层平整光滑,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无明显间隙。采收期里扎玛特细胞凋亡现象严重,新郁、木纳格、无核紫有不同程度凋亡现象,红地球无明显凋亡现象。【结论】随着采收时间的推移,不易裂果品种原果胶含量及增速显著高于易裂品种,水溶性果胶和半纤维素含量变化规律相反;这3个指标与裂果相关。随着果实的成熟易裂品种在细胞壁代谢相关酶的作用下降解细胞壁结构多糖,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纤维素转化为半纤维素,致使角质层不平整出现断口与缺链,细胞出现凋亡,降低了果皮的强度及细胞壁的延伸性,诱导了裂果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果粮间作模式下树冠遮阴对间作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重度遮阴和轻度遮阴2个处理,以单作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区域光合有效辐射(PAR)、小麦产量及灌浆期叶片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响应曲线、荧光动力学参数、群体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间作区域遮阴程度受树冠结构和间作区域距树体距离共同影响,主干分层形扁桃(重度遮阴)近冠和远冠间作区域小麦灌浆期PAR日均值为自然光强的18.61%和25.90%,小冠圆头形扁桃(轻度遮阴)对应值为56.00%和64.53%。与扁桃间作导致小麦旗叶Chla+b含量和Chla/b比值降低; PAR日均值≤56.00%自然光时,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 PAR日均值≤25.90%自然光时,旗叶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合效率(ΦSP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及群体光合速率日均值均显著降低; PAR日均值≥64.53%自然光时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补偿现象。综上,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光合能力及产量与遮阴程度密切相关,重度遮阴导致小麦单叶和群体光合能力及产量显著降低;轻度遮阴条件下,小麦旗叶光合能力无显著变化,群体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补偿现象,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伽师瓜贮藏温度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试验以伽师瓜为研究对象,筛选其适宜的贮藏保鲜温度.[方法]温度设置为:1、2和3℃,从贮藏温度与伽师瓜采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硬度、果肉细胞膜透性等关系方面, 研究了伽师瓜采后生理活性和适宜贮藏温度.[结果]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均略有下降,中后期总酸含量下降明显;在1℃条件下能较好的保持伽师瓜的硬度、延缓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降低呼吸强度、维持较低的电导率、延缓细胞衰老和减少腐烂.[结论]在较低温度下伽师瓜表面凹陷能否作为伽师瓜冷害的重要指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对5年生明星杏土施不同剂量的多效唑试验表明,明星杏对多效唑较敏感,施用含量为15;的多效唑以8 g为宜.明星杏土施多效唑8 g平均单株产量较对照提高28.9;,而土施多效唑10和2 g分别只有对照的68.3;和32;.明星杏土施多效唑8、10和12 g,短果枝平均节间长度分别比对照缩短了0.24、0.23和0.20 cm,中果枝的平均节间长度分别比对照缩短了0.12、0.18和0.08 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制干工艺对新疆主要制干葡萄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葡萄干燥特性的影响,为新疆葡萄干燥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晾干和晒干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进行数学分析,研究葡萄的干燥特性。【结果】晒干工艺葡萄的失水速率高于夜间,葡萄干燥过程中白昼失水速率是夜间的2.00~6.14倍。干燥初期晒干工艺条件下无核白鸡心葡萄失水速率是晾干的1.21~3.12倍。葡萄果实干燥模型宜选用Page模型,晒干工艺条件下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是晾干工艺的3.14和3.18倍;无核白鸡心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高于无核白葡萄,晒干条件下无核白鸡心葡萄和无核白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6.023 16×10-8 和2.615 45×10-8 m2/h;晾干条件下2种葡萄果实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1.892 12×10-8 和8.308 75×10-9 m2/h。【结论】2种干燥工艺下,白昼的干燥速率显著高于夜间,得到了不同干燥工艺和不同葡萄品种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