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6篇
  免费   969篇
  国内免费   1555篇
林业   1259篇
农学   1447篇
基础科学   720篇
  1726篇
综合类   7215篇
农作物   1176篇
水产渔业   795篇
畜牧兽医   2505篇
园艺   1053篇
植物保护   694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571篇
  2021年   647篇
  2020年   618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649篇
  2016年   496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764篇
  2013年   1001篇
  2012年   1270篇
  2011年   1378篇
  2010年   1324篇
  2009年   1139篇
  2008年   1217篇
  2007年   1080篇
  2006年   812篇
  2005年   708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2.
喆茗 《茶叶》2018,(1):51-55
斯里兰卡茶产业对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产业政策。斯里兰卡茶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斯里兰卡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斯里兰卡茶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产卵选择性及其是否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本研究以玉米和小麦作为测试寄主,比较分析了草地贪夜蛾对两种作物不同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并利用两性生命表方法研究了取食小麦、玉米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更喜欢在玉米上产卵,其在玉米、小麦叶片、玉米和小麦茎秆上的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df=102,F=15.593,P<0.05),以玉米叶片背面卵块数量(7.11±1.55)块/笼最高;草地贪夜蛾取食小麦可以完成生活史,但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和世代存活率低于取食玉米。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历期为(16.31±0.15)d,显著高于取食小麦的(14.66±0.12)d,蛹期、蛹重、产卵前期、成虫寿命和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取食小麦羽化出的雌虫寿命、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取食玉米,分别为(16.39±0.40)d、(976.31±57.21)粒和(14.64±0.32)d、(831.57±30.55)粒。生命表参数显示取食玉米的净增殖率为363.14,显著高于小麦的258.63,但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平均世代周期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上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5.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充分利用甘蔗叶资源,在大田环境下动态监测甘蔗叶粉碎、焚烧和深埋3种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粉碎还田和深埋还田有利于甘蔗叶中有机碳及氮、磷、钾养分的缓慢释放;甘蔗叶焚烧还田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5.6~20.9 mg/kg和速效磷含量0.8~4.0 mg/kg,促进土壤中氮磷向有效态转化,焚烧还田初期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12.3~18.3 mg/kg,但焚烧会损失部分甘蔗叶中碳氮元素,也造成环境污染。综合分析认为甘蔗叶粉碎还田是比较省工、方便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上海水稻精量机械穴直播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地区主推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精量机械穴直播条件下,开展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小区试验和示范,明确了精量机械穴直播水稻的生育特性、抗倒伏性、群体建成和产量表现,并分析了采用水稻精量机械穴直播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和水稻生产经济效益。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精量机械穴直播水稻生育期明显缩短,单株分蘖力强,群体结构合理,穗粒结构协调,干物质积累多,抗倒能力较强,增产优势明显,节本低耗,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是目前极具生产潜力的一种新型高效低耗种植模式,适合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也顺应了水稻低碳种植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用量(0、15、30、45 t·hm-2和60 t·hm-2)鸡粪源有机肥中Zn在土壤中的积累,以及Zn在黄瓜体内的吸收转运及其在亚细胞各组分中的分布情况,以期为指导黄瓜的安全生产以及鸡粪有机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低用量鸡粪有机肥施用就能显著提高土壤Zn含量(P<0.05),土壤Zn含量最高为140.40 mg·kg-1,均未超出国家安全标准.施用60 t·hm-2鸡粪有机肥显著提高了黄瓜根部和果实Zn含量,黄瓜果实Zn含量变化范围为19.27~23.59 mg·kg-1,但Zn含量均未超过100 mg·kg-1,可以安全食用.无论鸡粪施用量的高低,Zn在黄瓜根、茎、叶和果实各亚细胞组分中均表现为可溶性组分<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壁.60 t·hm-2鸡粪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根部细胞壁Zn含量,且根部细胞壁中Zn含量及所占比例随着鸡粪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壁中Zn在根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54.67%~58.77%.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生物炭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以豆壳烧制的生物炭作为载体,研究生物炭对Bt Cry1Ac蛋白的吸附行为以及生物炭对Cry1Ac蛋白的紫外保护作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生物炭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是典型的多孔结构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官能团。Cry1Ac蛋白与生物炭吸附平衡时间为50 min,最合适的吸附浓度比(生物炭:蛋白)为1:100,二者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UVB紫外照射4 h后,生物炭与Cry1Ac蛋白复合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是单纯蛋白的4.93倍,显示生物炭具有较好的紫外抵抗效果。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制备得到的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Cry1Ac蛋白的抗紫外能力,为后续研发耐受紫外线的农药剂型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microRNA-145 (miR-145) on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in renal cancer A-498 cells. METHODS: The A-498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miR-145 mimics (M145) and mimic negative control(MNC), which served as M145 group and MNC group, respectively. Mock control (MC) group was set up using untreated A-498 cell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145 in each group was detected by RT-qPCR. Transwell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invasion ability of the cells.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vimentin, E-cadherin and ADAM28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Bioinformatic method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target genes of miR-145. Antagonistic effect of ADAM28 over-expression on the inhibition of EMT by miR-145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145 and ADAM28 was analyzed by 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iR-145 in M145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than that in MC group (P<0.05). The number of invasive cells in M145 group was 12.78±3.3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MC group (P<0.05). ADAM28 may be the target gene of miR-145. Compared with MC group,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vimentin and ADAM28 in M145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whil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After ADAM28 over-expressio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vimentin in the A-498 cells of M145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The results of dual-lucife-irasei reporter assay showed that ADAM28 was a downstream target gene of miR-145. CONCLUSION: miR-145 may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EMT-related proteins through the downstream target gene ADAM28 and inhibit the EMT process of renal cancer A-498 cells.  相似文献   
10.
蔷薇科植物中有多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水果,如苹果、梨、桃、草莓和黑树莓等。这些水果普遍容易发生由多酚氧化酶(PPO)介导的酶促褐变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从全基因组角度分析比较PPO基因家族,有助于加深对PPO基因家族和功能的认识。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对这5种植物的PPO基因家族进行了基因鉴定、染色体定位、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内含子统计分析、基因系统进化、基因倍增与丢失等特征分析。从这5种植物中,共计鉴定出了42个PPO基因,其中6个基因被认定是假基因;绝大多数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叶绿体,2个定位于线粒体,3个是分泌型蛋白;PPO基因在染色体上有串联重复和散布两种形式;9个基因具有内含子,聚类结果显示可以将它们分为6个类型,每个基因类型在进化过程中都发生过基因倍增和丢失;同型基因内含子的位置和大小具有相似性。这些结果揭示蔷薇科植物PPO基因内含子是伴随着基因倍增产生的,基因倍增也是推动PPO基因多样化的重要动力,PPO基因倍增和丢失差异导致PPO基因数量在不同物种之间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