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由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指导,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主持实施.共有10个新品种参试,设汕油523为对照种,全省共10个试验点承担本年度试验.10个参试品种有7个品种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其中,汕油诱1号、仲恺花44、汕油辐1号、仲恺花99、粤油18、粤油390比对照种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湛油53增产不显著,仲恺花332、粤油410两个品种减产未达显著水平,花育33号比对照种减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推荐粤油390、汕油辐1号、汕油诱1号和仲恺花99共4个品种参加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不是花生起源地,花生种质资源比较贫乏,中国南方花生生态区以前更是缺少高抗和优质花生遗传资源.过去的20年间,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国际半干旱作物研究所引进了1500份花生种质资源,并对其特征特性分别进行鉴定研究,高抗和优质资源是鉴定筛选的最主要目标.通过田间种植、人工接种试验和品质分析,共鉴定筛选出了高抗锈病资源226份、高抗青枯病资源49份,其中10份表现双抗(锈病和青枯病),55份种质含油率超过54%、28份种质蛋白质含量超过30%.部分优异的种质资源或其杂交后代已经作为育种亲本在南方花生生态区内花生育种机构中利用,并选育了粤油223、汕油71、汕油523、粤油200、梧油4号、泉花10号、粤油79等一批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花生种子休眠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花生种子休眠性的鉴定方法、影响休眠的因素、解除休眠性的方法,以及花生种子休眠性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4.
花生种子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抗黄曲霉侵染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花生种子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的变化与抗黄曲霉的关系。结果花生种子接种黄曲霉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抗性无关。接种黄曲霉后 ,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不同。抗病品种接种后 1d苯丙氨酸解氨酶被诱导激活 ,PAL活性达到高峰 ,而感病品种反应缓慢 ,需要 4~ 5d酶活性才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5.
花生新品种粤油114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粤油114是以粤油116、印度花皮和汕油27等优良品种资源为亲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经过广东省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抗病性鉴定试验,表明该品种为高抗锈病、叶斑病和青枯病的高产多抗品种,适宜华南花生产区水田及旱地轮作种植。200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栽培上注意深耕、适期早播、施足基肥、及时除虫和防涝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广东花生主要害虫种类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地区花生害虫种类的初步调查结果为:广东花生害虫有6目14科22种,主要危害花生的叶片和根茎部,其中以斜纹夜蛾、花蓟马、花生蚜、小绿叶蝉、铜绿丽金龟等害虫的发生较普遍,危害也较大。对花生害虫的控制首先要注意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生态控制措施,在爆发或将要爆发时则可采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应急扑杀。  相似文献   
7.
国外引种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是1999年上半年引自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的84份花生种质,于1999年秋植繁育出来的籽仁,经人工接种对黄曲霉菌侵染的抗性鉴定结果。其中高抗材料4份;中抗材料11份;中感材料34份;高感材料35份。这些抗原种质可以作为抗病育种中的抗原亲本作用。在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性鉴定中,氯化汞仍然是重要的消毒剂之一,不宜倡导浸种法,拌种法仍然是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花生种子抗黄曲霉侵染性状遗传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周桂元  梁炫强 《花生学报》2001,30(3):13-16,8
以高抗黄霉侵染亲本湛秋48和高感亲本粤油92及杂种后代F1,BC1,F2,F3为分析材料,研究了花生抗黄曲霉侵染的遗传控制,结果表明花生对黄曲霉侵染的抗性没有细胞质效应和胚乳效应,是由母株(2n)基因控制,表现为一对主基因和微效基因混合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9.
花生种子人工接种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侵染的生化测试结果表明,接种前后花生种子的过氧化物酶(POX),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等均发生显著变化。接种前POX活性与侵染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接种后POX活性随感染天数增加而增加,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POX活性增幅大。接种后1-3d抗病品种PPO和PAL活性达峰值,而感病品种3-6d达峰值,接种后第7d木质素含量与感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7406),木质素含量的变化与POX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制约作物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黄曲霉菌特异性地侵染高含油量的作物种子(如花生种子),表明寄主脂质及其衍生脂类在黄曲霉菌生长、发育和产毒能力中扮演着霞要角色.主要综述了作物种子和黄曲霉菌通过脂氧合酶代谢途径(LOX途径)合成许多脂质衍生物和氧脂,以及这些衍生脂质和氧脂信号在调控黄曲霉菌发育和产毒方面的重要作用,对研究黄曲霉菌的抗性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