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赤霉菌毒素的提取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菌毒素的提取与检测(福建农学院农学系)刘思衡植物病原菌毒素是病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一般属于糖苷、萜类、酚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是导致植物产生病状的重要因素。小麦赤霉菌毒素是人们除蕈中毒和麦角中毒以外最早认识的真菌性食物中毒,引起高度重视。我...  相似文献   
2.
花生未成熟子叶丛生芽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果针入土后45天左右的花生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在含高浓度6-苄基腺嘌呤(BA)的培养基中,置于约1800lux光照和26±1℃条件下,培养21~28天,能有效地诱导产生幼芽。其中5号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BA20mg/1+AD100mg/l+蔗糖3%+琼脂0.85%),芽诱导率达92.5%。截取诱导苗带叶腋茎段转接在8号(MS+BA40mg/l+YE0.01%)、9号(MS+BA30mg/l+YE0.01%+AD50mg/l)两种培养基中,置于约1800lux光照和23~28℃条件下,培养21天开始出现丛生芽,42天后(8)号和(9)号两种培养基均有95%以上的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继而长成无根小苗。平均每个外植体分化出15个以上小芽,多的达50个以上。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菌 Gibberella zeae(Schw.)Petch 在麦粒培养基上进行固体产毒培养,从中提取粗毒素。用粗毒素溶液处理小麦抗感赤霉病不同品种萌动—致的种子以及—叶期幼根和叶鞘。用 DDS-11A 型电导仪测定细胞渗透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粗毒素作用下,小麦根、芽生长受抑制。但抗病品种受抑轻,感病品种受抑重。抗感品种幼根和叶鞘细胞渗透性的变化差异明显。用赤霉菌粗毒素测定细胞渗透性的变化,有可能作为鉴定小麦品种抗赤霉病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矮败小麦育性的苗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9576 ) ,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 ,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 ,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率为 72 2 %。GA3处理可明显扩大矮败小麦幼苗在芽鞘长度、幼苗高度及叶长、叶色等形态上的差异 ,从而可将幼苗区分为GA3反应敏感型与不敏感型 ,2类幼苗比例为 1∶1。GA3处理体积分数以 1× 10 - 5~ 1× 10 - 4为宜 ,处理时期自萌芽期至二叶期均可。幼苗GA3反应与成株期株高相关 ,与育性分离结果基本一致。依GA3反应判别育性的准确率 ,室内试验为 96 50 % ,田间试验达 95 15%。较高的温度也可以扩大幼苗间的差异 ,在 16~ 30℃范围内 ,随温度的升高 ,可育株的芽鞘长和苗高明显增加 ,而不育株则变化不大 ,较高温度还可增大GA3处理的效果 ,提高苗期预测育性的准确性。对矮败小麦幼苗GA3反应的生理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矮败小麦株高遗传动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5年5年6季试验结果,各季矮败小麦不育株高为44.67cm,56.60cm、66.59cm、66.08cm、54.55cm和37.61cm,平均61.57cm,仅及可育株平均数的二分之二。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比数为1:0.8911:1.29、1:1.17、1:1.15、1:1.10和1:1.15,平均为1:11.14,高秆株略多,X^2测定结果,除个别例外,两类单株比数符合1:1。花器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代以前,中国南方麦区种植的地方品种,都是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适应多雨潮湿的生态条件,大多数是比较抗、耐赤霉病的,如江苏溧阳望水白、南通躲黄梅、苏州有兰菜子黄、江阴抢水黄,浙江温州红和尚、金华白蒲、铁钉小麦、江西和尚头、蜈蚣麦、四方麦、湖北崇阳红麦、麦感火烧天、武昌和尚头、湖南浏阳有兰、麻阳洋皮、祁阳红壳麦、福建建阳平头麦、长汀白毫、福安和尚麦等,这些品种在生产上利用多年,有些地方一直保持到六十年代中后期。但地方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立农学院首任院长严家显先生提出了创办高等农业教育的理念,对福建省立农学院的三大任务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制定了学院的创建、管理、发展规划,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培养高等农业建设人才。严家显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为福建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小麦抗赤霉病形态结构研究进展刘思衡(福建农业大学农学系福州350002)小麦抗赤霉病机制包括遗传基础、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三个方面。对小麦形态结构抗性研究较早且多,但深入不够,认识不很一致。由于这种抗性在育种实践中必然要触及,而且很有实际意义,因此至今...  相似文献   
9.
小麦幼穗离体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幼穗离体培养初步研究刘思衡,康水英,连秀叶,巫升鑫,郭玉春(福建农业大学农学系福州350002)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小麦以幼胚、幼穗和成熟胚离体培养筛选拉赤霉病细胞突变体的研究日益增多,并逐渐形成生物技术育种的新体系(欧阳闻俊1990,吴志风等19...  相似文献   
10.
矮败小麦折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与太谷核不育小麦相似。柱头生活力可达10d以上。不育株株高仅为可育株的1/2-2/3,其穗部受可育株上部第1-2片叶的遮蔽而减少了柱头接受花粉的机会,异交结实率降低。植株密度越大,结实率越低。不育株抽穗期较可育株晚2-5d,不利于授粉结实。开花期多雨也降低异交结实率。4a5季试验结果,不育株异交结实率平均为16.07%-5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