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9篇
  2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对滇中地区典型小流域———王家箐进行综合治理,对治理前后气象、水文、水土流失资料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治理后,试验区径流系数从0.290降到0.06,侵蚀模数从294.28t/(hm2.a)降到9.19 t/(hm2.a),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治理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了降雨产流的最小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I30,降雨产流的最小雨量从2.9 mm提高到4.5 mm,最小I30从0.027 mm/min提高到0.067 mm/min,最小PI30从0.077 mm.mm/min提高到0.300 mm.mm/min。二是降低了径流的泥沙含量,治理后的泥沙含量减少65%。三是影响了产流过程,采取水保措施延长了汇流过程,推迟并削减洪峰。选治理前后P,I30相似的降雨,分析其洪水过程表明,治理后产流的洪峰流量和洪量比治理前减少84.2%~92.1%和81.6%~87.5%,涨水速率降低78.6%~91.4%,洪峰和雨峰的间隔时间延长1.5~2倍。  相似文献   
2.
不同覆盖方式对植烟土壤温度和水分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不同覆盖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秸秆与地膜双覆盖能够协调烤烟生长全过程的土壤温度,并且地温日变化幅度小,蓄水保墒作用显著。秸秆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与秸秆和地膜双覆盖相似,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品质较高,但由于在烤烟生长前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使得烟叶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下降;地膜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不及秸秆单覆盖和秸秆与地膜双覆盖,秸秆和地膜双覆盖使0~20cm土层含水量平均比露地栽培提高16.82%,比秸秆单覆盖提高6.45%,比地膜单覆盖提高5.43%,而且烟叶成分较协调,产量与产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3.
滇中地区小流域治理前后水土流失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对滇中地区典型小流域—王家箐进行综合治理,观测了治理前后气象、水文、土壤侵蚀资料,分析了治理前后试验区降雨与径流、侵蚀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5~10月,区内次降雨的径流量、侵蚀量与降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乘积的相关性最好,其关系式为一元三次方函数,相关系数在0.956到0.993之间(极显著相关);月径流量、月侵蚀量与月降雨量之间的关系为一元幂函数,相关系数在0.819到0.985之间(极显著相关)。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式,能有效抑制以坡耕地为主的小流域的水土流失,但不改变流域降雨径流侵蚀函数关系式,只改变其系数。  相似文献   
4.
云南通海蔬菜区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云南省蔬菜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云南省通海县蔬菜区土壤样品和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评价环境质量。[结果]蔬菜种植区大部分土壤中Pb、Hg、As、Cr含量在评价标准范围内,个别区域Cr含量在警戒线范围内。总体上,土壤Pb、Hg、As、Cr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为0.64,小于0.70,污染等级属于安全级别。土壤农药残留检出氯氰菊酯和氯氰戊酯浓度分别为0.063 6、0.017 4 mg/kg。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百菌清浓度0.037 mg/kg。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标准(4 mg/kg)。[结论]通海县蔬菜地土壤环境和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我国植烟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优质烟叶生产的基础。改良植烟土壤,提高烟叶品质将是实现烟草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综述了使用有机物、轮作、土壤改良剂和微生物肥料等技术改良植烟土壤,提高烟叶品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烟叶品质,进行了对植烟土壤不同覆盖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C/N比秸秆与地膜双覆盖能够协调烤烟生长全过程的土壤温度,并且地温日变化幅度小,蓄水保墒作用显著,有机质积累明显,腐殖化作用强,使得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比例更协调,产值高。秸秆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与秸秆和地膜双覆盖相似,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品质较好,但由于在烤烟生长前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使得烟叶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下降,产值与地膜单覆盖差异不显著;由于没有新鲜的有机质补充,地膜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不及秸秆单覆盖和秸秆与地膜双覆盖,从而使得烟叶品质较不协调,但产量较高,产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耕种措施对坡地红壤侵蚀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3-1995年中英就云南坡地红的侵蚀及保持方法进行了合作研究。试验分别设坡度、种植行向和不同的耕种措施为处理;供试作物:玉米;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麦杆覆盖在三个坡度上都能有效地减少径流,从而减径土壤流失;地膜覆盖产生的径流最多,造成的土壤流失最严重;两者在玉米生产季节产生的径流量和流失土量(三年平均)分别为832.95m3/ha,1.27t/ha和1084.05m3/ha、5.92t/ha,  相似文献   
8.
不同耕种方式对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沿等高线种植增产效果显著,比顺坡种植增产36.6%,浅耕比翻耕的增产效果也达12.6%.在各处理组合中,以沿等高线种植、浅耕、净作玉米的经济性状最优,小区产量达21.62千克/40平方米,而顺坡种植、翻耕、净作的经济性状最差,小区产量仅12.78千克/40平方米。前一处理比后一处理的增产效果达70.9%.采用沿等高线种植和浅耕措施,可以改善玉米的经济性状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省通海县蔬菜种植制度、肥料结构、施肥水平、农药使用和杂草防除情况进行调查,结合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的分析,探讨通海蔬菜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洪勋  吴伯志 《土壤》2006,38(1):81-85
用径流小区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B处理(沿等高线 薄膜覆盖 秸秆覆盖 开沟种植)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维护土壤耕作层,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处理B、A、C总的径流量分别比处理D(CK)减少79.13%、69.76%、50.61%,总的侵蚀量减少的比例分别为86.81%、72.75%、50.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