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2.
棉花生产数字化设计与管理技术的示范应用项目旨在将信息农业技术应用于棉花生产管理的优化设计和决策,以网络化农情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广泛时空适应性的棉花生产方案及管理指标设计的动态知识模型,基于知识模型的棉花生产数字化设计与管理系统,以及基于知识模型的便携式数字化管理仪等为示范推广的重点技术支撑,以大丰市为试验示范基地,通过逐级培训以及系统的示范应用,提高棉花生产系统的科学管理水平和综合生产力,促进全省数字棉作和数字农业的发展,以农业的信息化带动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江苏省大丰市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以品种更新、质量优化、产业升级为重点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1994~1999年我市大力推广应用优质棉优化成铃配套调控技术,在主攻提高亩总铃的前提下,优化棉株成铃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实现棉花亩产100kg优质皮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杂交抗虫棉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丰市过去大面积推广种植常规棉,由于受到温、光、水、肥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按照高产的栽培模式有效地控制棉花生育过程。本市地处沿海,气候多变,前期不易早发、后期常形成旺长,导致中下部荫蔽,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是棉花减产、品质下降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推广应用杂交抗虫棉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可以有效地协调好棉花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的矛盾,从而实现壮苗、早发、稳长、优质、高产、省工节本增效的目的。1因区域选品种沿海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慢,土壤多为轻盐土,地温上升慢,光热资源和有效生长期均少于内地,雨水较多、梅雨明显、…  相似文献   
6.
2005年大丰市棉花生产为大力发展高品质棉,以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轻型简化栽培技术为突破口,全面宣传动员,狠抓组织落实.2005年共种植高品质棉1.67万hm2,占全市棉田面积的40%.由于前期持续干旱,中期长时间多雨寡照,产量形成关键阶段的8月6-7日和9月11-12日又遇9号台风和12号台风影响,棉花全面倒伏,导致蕾铃大量脱落,下部成铃烂铃严重,全市棉花减产4成以上.  相似文献   
7.
2000、2001年大丰市在棉花移栽后遇到很长一段时间的干旱,使部分营养钵棉花比往年弱小,但抓住花铃期关键时期,栽培上以合理运筹肥水为中心,同时做好化调、治虫、整枝工作,在蕾期增蕾稳长的基础上,使个体和群体发育、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互协调,最终实现亩果节20万、亩总铃7万、成铃率在35%左右、亩产皮棉100kg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