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草莓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愈伤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毒品种宝交早生的花药愈伤组织建立的悬浮细胞系为试材,对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液的渗透压、浓度和配比对悬浮细胞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有重要的影响。悬浮细胞在CPW+1.0% Cellulase R-10+0.5 Macerozyme R-10+0.05%Pectolyase Y-23+0.6mol/L甘露醇+0.5%PVP的酶液中酶解12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分别达16.35×10~6/g和84.6%。采用液体浅层培养法对原生质体进行培养获得了再生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2.
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研究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已在北京具有较好灌溉条件。田间机械化水平较高和小麦、夏玉米一年两茬平作热量不足的地区生产试验3年,生产试验表明,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框架可行,尚待继续完善。此项目还在研究试验阶...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北部棉区棉花缩节胺化学封顶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黄河流域北部棉区应用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 DPC)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的可行性。【方法】于2012-2014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瀛州镇国欣科技园和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进行,共包括6个独立试验。供试棉花品种为国欣棉3号(GX3)、欣抗4号(XK4)、石抗126(S126)和欣试17(XS17)。DPC化学封顶技术分为单独应用常规DPC化控技术(简称DPC)、将常规DPC化控技术与增效型DPC(简称DPC+)相结合(简称DPC+DPC+)两种方式,以在常规DPC化控基础上进行人工打顶(简称DPC+MT)为对照。【结果】2012和2013年花铃期(7-8月份)多雨,应用DPC化学封顶技术的棉株较高、新生果枝数较多,其中株高较DPC+MT增加10.6-12.3 cm,果枝数增加5.8-7.9台。2014年花铃期干旱少雨,DPC化学封顶的株高与DPC+MT相比无显著差异,新生果枝数不超过3台。DPC化学封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可发现2012年DPC+DPC+的产量表现出降低趋势,且上部果枝成铃少、新生果枝成铃多,群体熟期有推迟现象。2013和2014年DPC+DPC+的产量和熟期则与对照相当或略有增减。DPC+的应用时间(7月中旬至7月底)和剂量(750-1 500 mL·hm-2)对棉花株型及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应避免在结铃盛期(7月底)应用大剂量DPC+(1 500 mL·hm-2),以防延长后期棉铃的成熟。与DPC+DPC+相比,单独应用常规DPC化控技术进行化学封顶在多雨年份或高密度下对棉株的控长强度较弱,而且存在减产风险。【结论】应用DPC进行化学封顶在黄河流域北部棉区基本可行,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气象因子和种植密度决定单独应用常规DPC化控技术还是将常规DPC化控技术与增效型DPC的应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正>农研青贮1号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所选育的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于2007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京审玉2007011)。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植物诊所作为一种新型农技推广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逐步推广和应用。笔者主要就植物诊所在国际上的建设背景、运行情况,北京植物诊所建设模式与实践,以及北京植物诊所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植物诊所推行的"处方"服务对推动植保技术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兔防御素NP-1是抗性谱最广的防御素之一。为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培育优质高抗的小麦品种,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优质小麦品种G8901。对得到的193株T0植株进行抗除草剂筛选,获得4株抗性植株。通过PCR及PCR-Southern杂交,证实了NP-1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并稳定遗传到T1。田间抗病虫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植株对于白粉病、叶锈和条锈病有较强的免疫力和抗性,但对于蚜虫的抗性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京郊种植业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作制度的逐步改革,热量不是的矛盾已成为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制约因素,本试验系统研究了热量与冬小麦的产量关系,根据研究结果,冬小麦随着播期的推迟,适时播种麦(25/9播)、晚播麦(10/10播)、过晚播麦(20/10),冬前≥0℃积温相差400℃,但冬后各生育期所需≥0℃积温基本一致,各播期小麦均能正常成熟。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已于2011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安全监督管理作为独立的一章,明确了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在农业机械使用操作的安全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安全事故处理方面的职责。面对这一神圣职责,2011年全市农机监理部门将认真履行、贯彻依法  相似文献   
9.
化学打顶对南疆棉花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以陆地棉品种中棉所49号为材料,于2008 -2010年在新疆阿克苏市开展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2种打顶方式下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特征、棉铃空间分布、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后棉株高于人工打顶,但株宽、果枝长及叶枝长显著低于人工打顶,因而株型更紧凑、见絮期冠层透光性好.化学打顶棉...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MET)处理水稻植株后,使株高降低,分蘖增多,穗粒数下降,与此相应,植株体内的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玉米素(Z)显著下降,脱落酸(ABA)显著增加。用生长调节剂 GA_3和氮肥可逆转多效唑的抑制作用而便株高增加,给受抑制植株施用GA_3和 IAA,可使植株内 GA_3和 IAA 含量相应上升。因此 MET 可通过调节植株体内 GA_3、IAA、Z、ABA 的含量调控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