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牡豆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2002年以垦农19为母本,滴200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需≥10℃积温2 450℃左右,在适应区域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 d左右,2009~2011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等优点,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相同条件的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24~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ELF3是生物节律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大豆是光周期敏感的短日作物,含有5个ELF3同源基因,其中GmELF3a/J是引起大豆绿色革命的明星基因,主要调控大豆童期的发育.为分析其他4个GmELF3同源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利用MEGA?X、Multalin SOPMA和ExPASy?Prot P...  相似文献   
3.
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近十余年来世界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科技动力。2011年,国内外在大豆分子育种相关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分子标记开发与辅助育种方面,发掘出与产量、发育、品质、抗病和抗逆等性状相关的新的分子标记或QTL;在新基因挖掘方面,克隆了与光周期反应、共生固氮、品质及抗逆性相关的基因,并分析了其功能。在大豆转基因育种方面,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取得了新的进展,转化效率有所提高,同时对一些功能基因(包括来自其它物种的一些基因)进行了功能评价和育种利用价值评估。转基因大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出现一些新的发展方向。该文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大豆品质区划和牡丹江地区生态优势,阐明牡丹江地区是黑龙江省主要高蛋白大豆产区,指出应加强扶持该区高蛋白大豆生产,建议建设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试验站,建设高蛋白大豆产业带,对推进我国高蛋白食用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土壤水分胁迫对大豆品种形态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3个抗旱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合丰25、黑农44、晋豆21)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大豆始荚期至鼓粒期进行中度和严重土壤水分胁迫试验,对形态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  相似文献   
6.
GmFT2a是大豆光周期反应中的关键基因,为研究其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光周期敏感品种自贡冬豆和钝感品种黑河27为材料,比较分析两品种Gm FT2a启动子序列的差异,发现在自贡冬豆GmFT2a启动子区存在两个含有光反应元件的插入片段T1和T2,而黑河27无上述片段。根据光响应元件I-box和Sp1的序列,构建诱饵载体,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自贡冬豆叶片cDNA文库,获得一个与T1元件结合的MYB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GmFT2a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大豆PPR基因家族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保守结构域、亚族种类、进化关系及表达特征等,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基于Pfam的PPR种子序列模型筛选大豆基因组数据库,获得631个大豆PPR家族基因;利用MEME、ExPASy、TBtools、FigTree等工具对大豆PPR家族基因进行分类,分析各亚族的进化关系和保守结构域差异;筛选各亚族的代表基因,并进一步分析各亚族基因的保守率、等电点、UTR、CDS及基因表达特异性.结果表明:大豆PPR基因家族分为DYW、P、PLS、E/E+亚族以及1个未知亚族,其中DYW亚族为第一大亚族,占总基因数目的57.2%;各亚族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内含子数目差异也较大,DYW亚族基因的内含子数目较少,但DYW亚族结构域种类最多,具有在C端出现特有的Motif7和Motif4的显著特征;但大豆PPR家族的各亚族基因表达特异性比较相似,均表现为叶片中高表达,花、根和茎中低表达;而且各亚族中都有大量成员缺失UTR;Glyma.19G095500、Glyma.11G086900、Glyma.02G175900和Glyma.01G158100这4个基因具有独特的Motif8保守结构域,为新的亚族.  相似文献   
8.
抗大豆白粉病南方栽培大豆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南方7省抗白粉病栽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以期获得抗性大豆资源,为杂交育种培育抗病品种提供优异亲本,并探讨了栽培大豆的抗病资源分布和白粉病的防治。供试材料分别来自海南、广东、湖南、广西、福建、四川、江西7个省(区)。在白粉病高发期进行田间调查,同时采用喷雾接种法进行人工辅助接种,待充分发病后,分3次进行植株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285份栽培大豆资源中有161份材料表现为抗病反应,占鉴定资源总数的56.5%;33份资源为中间反应类型,占11.6%;91份资源表现为感病反应,占31.9%。对栽培大豆资源的来源分析表明:广西的栽培大豆资源抗性最丰富,占78.6%;其次为广东和四川,抗性比例分别为75.0%和64.5%。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不同生态型大豆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生理生化特征和产量的影响,选用22份不同生态型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用盆栽称重法与大田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花期不同生态型大豆抗旱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生态型大豆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与大豆品种的抗旱性均呈正相关,表现为抗旱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较小,而抗旱性弱的品种下降幅度较大;而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与抗旱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表现为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加的幅度较小,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脯氨酸含量与抗旱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为抗旱能力强的品种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大。这一结果说明,在干旱胁迫环境下,水分亏缺降低了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膜脂过氧化伤害加重,引起丙二醛的累积,相对电导率升高,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导致保护酶活性降低,同时水分亏缺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下降,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4个非转基因大豆品种自贡冬豆、吉林小粒1号、中黄30和Williams 82以及2个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系中作J9331和中作J9333为材料,利用大豆子叶节进行遗传转化,草甘膦作为筛选剂,以丛生芽诱导率、成活率和伸长率为考察指标,探索丛生芽诱导期、筛选期和伸长期的适宜草甘膦筛选浓度.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期、筛选期及伸长期的草甘膦适宜筛选浓度范围分别为100~160、220 ~ 240和5~ 10 mg·L-1,3个时期最适宜筛选浓度分别为60、240和5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