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9篇
  38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轮状病毒概况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导致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RV感染率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数量多且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RV腹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每年因为RV感染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40万~([1]),我国每年因感染RV发生腹泻死亡的儿童约3.5万人~([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4种植物生长调节混合剂对萝卜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壮三秋处理对萝卜芽菜的茎粗和产量较对照均有显性提高,植物细胞分裂素、万园春处理仅对萝卜芽菜的产量有显性提高,但增产宝处理却显降低了萝卜芽菜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1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各种品种的蛋鸡均易发病,目前尚未见肉鸡、水禽和野禽发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病,一般发病日龄在30~80日龄,50~60日龄为发病高峰。根据毒株的差异,发病率为15%~80%,死亡率10%~50%不等。人工感染实验鸡的潜伏期为5~6天,病程一般为25~35天。病初表现精  相似文献   
4.
低血糖症一般认为大多发生在15日龄左右的仔猪 ,是由于母猪奶水供应不足、仔猪体脂少而引起。但本病例发生在45日龄以上 ,作者认为与长期饲养管理差有关 ,发病原因与饲料中缺乏碳水化合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病经过1995年10月某镇一农户饲养的13头仔猪 ,日龄51天 ,体重约15千克 ,在断奶后第四天经兽医阉割防疫后 ,当天下午仔猪发现吃食明显减少 ,次日死亡1头 ,其它仔猪出现步态不稳、食欲废绝、有饮欲、有嘶叫 ,下午请求出诊。临床症状发病仔猪体质瘦弱 ,胸肋突出 ,食欲废绝 ,有空口咀嚼动作 ,流涎 ,全身皮毛紧张 ,步态不稳 ,可视粘膜苍白 ,…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农用地膜回收的重要性、现状及机具的研制情况,并对地膜回收的举措、对外交流及废膜再生利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西峡县阳光牧业有限公司8月25日引进200只莎能奶山羊,由于长途运输和饲草饲料的改变,不久有部分羊出现稀泻及咳嗽。静脉注射链霉素治疗时出现一例过敏现象,笔者全程参与救治,具体情况如下:2临场症状8月28日在给一只体重约25kg的莎能奶山羊静脉滴注青链霉素的过程中,大约10min奶山羊出现呻吟,流延,进而有痛苦表现,然后瘫痪,站立不起,体温37.3℃。  相似文献   
7.
8.
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成就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近40 年来小麦诱变育种的成就。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起始于60 年代初期,1976 年育成第一个品种,之后的20 多年进展较快,迄今共诱变育成小麦新品种8 个,突变体间接利用育成小麦新品种10 个;无论是诱变育种的手段还是方法都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本文还从育种材料的进一步积累、诱变手段的进一步改进等方面入手,对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体育教学与中华茶文化精神相融合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中华茶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运用茶文化推动体育教学革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旱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究稻田生态系统微生物学机制,采集水旱轮作稻田土壤,并以相同土壤母质下长期淹水的藕田土壤以及旱作的果树土壤为对照,研究了稻田生态系统细菌群落结构以及基于零模型的群落构建机制。结果表明:旱作和水旱轮作两个生态系统,由于频繁耕作以及施肥管理等农业措施形成特定的生态位格局,确定性过程主导群落构建。旱作生态系统下确定性过程占78.6%,随机性过程占10.7%;相对于旱作,由于水旱轮作的淹水条件,土壤肥力积累,水体连通性较好等特性导致内部环境变化缓和,其随机性过程(39.3%)影响增加,确定性过程(50.0%)下降;同理,长期淹水的水生生态系统中随机性群落构建(50.0%)成为主导过程。群落构建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因此随机性生态过程的增强进一步增加了细菌多样性以及物种生态网络的交互度和稳定性,增强了微生物抵抗外部环境扰动的能力,该过程有助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