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单一性状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分析只限于对产量及其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测验,而对非产量性状的评价多限于根据品种的平均表现来排位,这样有可能带来误差,从而不能准确、科学地评价参试品种。而本文阐述的混合线性模型(MLM)分析原理,则可以避免该误差,从而对非平衡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的规律,为江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和各流域的监测和管理提供重要决策支持。[方法]根据山洪灾害的形成机理,从触发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3个方面选取9个解释变量,将山洪灾害调查数据的5项内容作为反应变量,并作为评价山洪灾害度的指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构建模型,然后利用GIS技术探讨江西省3个不同区域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的异同性。[结果]同一区域不同山洪灾害度指标的模型之间具有异同性,不同区域同一山洪灾害度指标的模型之间也具有异同性,不同灾害度指标的空间分布也表现出明显的异同性。[结论]在构建各项灾害度指标模型时,不仅要考虑到地域上的差异,也要考虑到不同灾害度指标之间的差异,GWR模型能有效地解释局部空间变化情况和重要解释变量的分异性。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择18份水稻品种的休眠种子作为材料,其中具有耐冷性的水稻品种13份,不具有耐冷性的常规水稻品种5份。测定了每份种子样品中含水量,并将这项指标分别与水稻品种是否具有耐冷性以及耐冷性强弱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水稻品种是否具有耐冷性与种子中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即耐冷性品种含水量明显低于常规品种;②具有耐冷性的水稻品种,其耐冷性程度与种子的含水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认为水稻休眠种子的含水量可以作为判断水稻耐冷性有无的参考指标,但不能直接用作判定水稻耐冷性强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氮肥不同施肥方法对超高产水稻品种"沈农265"主要生理性状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沈农265"最佳施肥方法为施肥法A;CGR、NAR均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SLW与叶片含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在5个主要生育期叶氮、叶碳、叶绿素含量的最适值均与产量存在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5.
抗除草剂基因基因枪法转化粳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优化了粳稻的组织培养体系;通过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研究,明确了以DNA金弹到靶细胞距离为9cm,轰击2次时,PDS1000/He基因枪法转化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的效率最高。应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入吉林省主栽的水稻品种长白8号中,获得了可育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经过Gus基因的组织化学分析,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抗除草剂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得以表达,使水稻产生对除草剂的抗性。转基因水稻中发现一例基因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对于黄河流域土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基于黄河流域1980—2021逐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滑动t检验、地学信息图谱、标准差椭圆和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探究近40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结果](1)1980—2021年林地、灌丛、水域、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耕地、草地、湿地显著减少。(2)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段可划分为1980—1992年,1993—2001年,2002—2012年,2013—2021年,数量结构逐渐呈现快速变化特点,建设用地、湿地和水域变化敏感。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逐渐增强,呈现的阶段性变化与实施的重大战略措施关联性高,并与划分的阶段较符合。(3)流域中上游以2012—2021年和间歇变化型、耕地和草地的相互转换为主,下游以2001—2012年和2012—2021年变化型、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草地为主。流域内宁夏北部、内蒙古东部及部分沿黄河水系分布的地区变化频繁。(4)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重心向西迁移,分别呈现向西南集中分...  相似文献   
7.
吉粳112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1997年以东北163为母本、吉86—11为父本,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属中熟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34d,需活动积温2800℃。主要优点:①高产,省区域试验、省生产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4.5%和5.2%:②优质,12项检测指标中4项达到国家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综合评定是三等食用稻品种。③秆强抗倒,灌浆速度快。抗旱、耐冷、耐盐碱、抗稻瘟病性强,适应种植区域为吉林省的四平、通化、吉林、长春、松原、白城、延边等地中熟稻区,活动积温在2800℃左右。  相似文献   
8.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参试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株型尤其是穗型与需氮量有一定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干物质生产均呈“S”型曲线,抽穗前两种穗型品种干物质生产量差异不大,灌浆结实期直立穗型干物质生产量明显高于弯曲穗型品种。提高直立穗型品种经济产量的可行途径是在保持较高群体光合生产率的前提下,促进后期干物质向子粒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缺水流域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缺水流域,水资源是流域环境质量、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控因子,因此在缺水流域研究与水相关的生态承载力(简称生态承载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献资料分析,针对缺水地区,在阐述流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研究面临的3个挑战:①需要从量化体系到流域应用来完善其研究理...  相似文献   
10.
吉粳81是以一目惚/舞姬F8幼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后代筛选育成的优质米新 品种。生育期145 d,属晚熟品种。抗低温冷害、抗霜、耐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