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花期源库比变化对棉花下部"铃-叶系统"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棉花初花期进行去叶和去蕾处理,研究改变棉花源库比对早期"铃-叶"系统生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库比改变明显地影响着棉叶和棉铃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但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对源库比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减库处理可以提高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促进子棉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提高单铃重,并促进后期果枝叶中叶绿素的合成,延长叶片功能期,但是不利于棉子中蛋白质的合成;减源处理促进前期果枝叶中叶绿素含量,但是使后期果枝叶中叶绿素含量快速下降,表现出早衰迹象;并且减源处理不利于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设置4个种植密度(3.0、3.75、4.5、5.25万株·hm-2)和5种叶枝处理方式(不留叶枝、留1个叶枝、留2个叶枝、留3个叶枝、留全部叶枝),研究不同密度和叶枝数量对冀丰914皮棉产量、铃重、衣分及成铃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果枝铃重还是叶枝铃重均随叶枝的增加而下降;总成铃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衣分与密度、叶枝数量无显著相关性。密度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叶枝数量对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叶枝条件下,皮棉产量的最高值出现在不同密度:不留叶枝条件下,密度5.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1~3叶枝,密度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全部叶枝时,2015年密度在3.75万株·hm-2皮棉产量最高,2016年密度在4.5万株·hm-2产量最高。在低密度(3.0万株·hm-2)时保留叶枝对产量有较好的补偿作用。冀丰914在4.5万株·hm-2密度下保留1~3个叶枝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在5月初棉苗出土后至长出两片真叶这一时期,棉田经常发现棉苗子叶和真叶被取食,茎秆被咬断,对棉苗为害较严重,造成棉田缺苗断垄,在被害株地面下轻挖,会发现土壤中许多黑色成虫,成假死状,经调查此害虫为黑绒金龟甲,下面介绍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光子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综合性状较好的5个光子材料作亲本,与17个优良毛子棉花新品种(系)组配19个光子杂交组合,研究具有光子标记性状杂交组合的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光子杂交组合皮棉产量表现正向中亲优势和正向超亲优势,籽棉产量光子作母本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高于光子作父本的杂交组合;衣分和单铃重表现正向中亲优势,单株铃数光子作母本的杂交组合优势率高于作光子父本的杂交组合;籽指表现负向中亲优势、负向超亲优势和负向竞争优势,筛选出产量竞争优势5%以上、综合性状突出的优势组合8个.  相似文献   
5.
冀杂70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最新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铃大、结铃性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等特点,200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同年,在河北省隆尧县任村高水肥地与甜瓜间作进行示范,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经济效益显著。为了扩大推广面积,现把冀杂708在高水肥地与甜瓜间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种植模式、茬口安排、田间管理、收获技术等方面概述了冀丰1982与花生、绿豆和黑芝麻间作的栽培技术。2019―2020年在河北多地对上述栽培技术的生产示范,均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为棉花高效间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棉花叶枝数与种植密度对单株结铃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棉花叶枝数和密度对单株结铃的影响规律,试验设置5种留叶枝方式:不留叶枝(CK)、留1叶枝、留2叶枝、留3叶枝、留全部叶枝;5个种植密度(万株·hm-2):2.25,3.00,3.75,4.50,5.25。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密度条件下,随叶枝的增多,单株铃数增加;留1叶枝单株铃数较对照增加10%左右,留2、3叶枝单株铃数较对照增加15%左右,保留全部叶枝较对照增加25%左右。在同一叶枝处理下,随密度的增加,单株铃数减少;密度每增加7500株·hm-2,5种留叶枝方式的单株结铃分别减少2.60个、3.04个、3.06个、3.44个和3.71个。总铃数随叶枝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总成铃为88.24万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棉花品种对脱叶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项目: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对脱叶剂--噻苯隆敏感性差异研究(LYS2015010);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现代农业科技奖励性后补助资金项目:优质、高产、抗病虫、广适棉花新品种冀丰914后补助(179276108H);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优质棉花新品种培育(2016ZX08005-003)  相似文献   
9.
以转iaaM基因的种质材料IF1-1为供体,将iaaM基因转育到衣分和纤维细度有待改良的不同遗传背景的86个品系(种)中。通过对自交和回交群体目标性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iaaM基因能够显著改良马克隆值(P=0.0449~*),由原来的5.39降为5.20,降幅为0.19;对衣分的改良效果不显著;纤维长度和比强度略有提高,子指略微降低,无显著影响;iaaM基因与衣分、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呈正相关,与子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马克隆值呈显著性负相关(R=-0.221~*)。iaaM基因对马克隆值的改良效果明显,且对其它性状和纤维品质未造成不利影响,在未来高品质棉花育种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5个不同铃重类型的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源-库协调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所用品种中,铃型较小的品种在整个生育期群体叶面积较高,而棉铃的IAA/ABA值较低,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利用能力较低,为弱势库,导致子棉产量较低;大铃品种(宿棉9108)的棉铃为强势库,但营养体的生长相对不足,后期伏桃大量脱落;铃型较中等的品种,叶面积载铃量较高,棉铃对同化产物的需求使叶片在生长后期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生产能力,伏桃脱落率较低,子棉产量较高.对限制棉花产量提高的因素分析表明,铃型较小的品种多属于库限制型品种,易发生徒长;铃型较大的品种属于源限制型品种,后期易早衰.研究结果可为棉铃发育的栽培调控及铃型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