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4篇
  1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4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渝优11号   品种来源:用自育恢复系1351与不育系23A测配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属大穗型中籼中迟熟优质杂交水稻.重庆地区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60.5 d左右.分蘖力强,有效穗数215万株/hm2左右;穗平着粒166.6粒,千粒重26 g左右.该组合株叶型好,剑叶直立,株高105 cm左右,主茎总叶片数16叶左右,穗长27 cm左右,穗平一次枝梗数12个左右、二次枝梗数31个左右;谷粒长型,穗子顶部有少量短芒,叶鞘基部浅紫色,叶耳、叶舌和稃尖紫色.2003年重庆市种子站统一抽样,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验中心测定,其出糙率79.1%,粒长6.8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34%,垩白度6.8%,胶稠度71mm,直链淀粉20.2%,水分10.9%.……  相似文献   
2.
渝802A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三系不育系。渝802A育性稳定,分蘖强,配合力高,可恢性好,米质优,异交习性好,抗病性强,易繁易制。根据渝802A不育系的特征特性,从选择田块、播种期安排、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九二0”的使用、防杂保纯、防治病虫等方面总结了渝802A的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位于东经105°17′~107°21′,北纬28°27′~30°26′之间,海拔152~1973m;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气温175~185℃,无霜期320~340天,日照1200~1300小时,太阳辐射量82?..  相似文献   
4.
渝优865是重庆金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渝优水稻团队选育的不育系渝802A与恢复系渝恢865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茎秆粗壮、丰产稳产性好、抗倒抗病性强、稻米品质优、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3年通过重庆审定,适宜在重庆海拔800 m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再生稻研究与生产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指出了再生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植物激素ELISA方法,研究了杂交水稻各器官内源细胞分裂素(iPA)的变化及其与再生芽萌发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头季稻齐穗后5-19d稻株叶和叶鞘中内源激素iPA的含量较低,再生芽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齐穗19d以后,内源激素iPA含量增加,再生芽萌发、伸长的速度也相应加快。前期(齐穗后19d)下部节位茎中iPA含量高于上部节位,低位芽长于高位芽;后期(齐穗后33d)上部节位茎、芽的iPA含量高于下部节位,上位芽生长速度则快于下位芽,可见,再生芽萌发生长与内源激素iPA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西南生态区的再生稻生产现状,并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再生稻发展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配套技术不全、技术推广困难、蓄留面积减少等问题,探讨今后再生稻研究的重要方向,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增加经费投入,实现科研院所联合、夯实基础研究,强化技术集成、推广高产模式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渝香糯1号是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用自育的渝糯优16号与香糯119进行杂交选育的优质香型糯稻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香味浓、抗病性较强、株叶型好及再生力强等优点,2011~2012年2年区试平均产量510.06kg/667m2,较对照黄华占(452.75 kg/667m2)增产12.66%;7个区试点均增产.201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渝审稻2012015).  相似文献   
9.
再生稻产3.75t/hm^2栽培技术“规范”中试效果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5年课题组进行了“再生稻产3.75t/hm2栽培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间示范试验(简称中试),累计面积977.83hm2;头季稻平均单产8.55t/hm2,再生稻3.67t/hm2,比同地区示范前的1991年头季7.65t/hm2,再生稻2.28t/hm2分别增产0.90和1.39t/hm2,两季增产2.29t/hm2。其中再生稻验收的最高单产达5.21t/hm2,两季总产13.03t/hm2。对比试验结果,“规范”较原再生稻产2.25t/hm2栽培“模式”(以下简称“模式”)头季稻和再生稻分别增加0.66和0.94t/hm2。说明“规范”是一套更先进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重庆冬水田地区单季籼稻磷钾高效配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以重庆为代表的冬水田地区稻田磷钾养分利用率和单季籼稻的单产水平,以重庆水稻生产主导品种‘渝香203’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冬水田地区单季籼稻的磷钾利用特点和磷钾高效配施方案。结果表明,水稻植株组织总的含磷率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磷收获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植株总的含钾率及钾收获指数变化具有类似特点。磷、钾表观利用率随磷、钾用量相应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N150P75K90处理的磷、钾农学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13.07 kg/kg、7.80 kg/kg。高效的氮磷钾处理为N150P75K90,实际产量为8194.50 kg/hm2,其配施方案为氮:磷:钾=2: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