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5篇
农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槐单株生物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420株刺槐生物量及23株树干解析资料,应用灰色Verhulst模型,对太行山坡地刺槐林单株干、枝、叶、根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预测模型,预测了各器官生长的速生期和停止生长林龄,为实现刺槐林的多目标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刺槐伐桩当年萌芽条基径的生长观测,运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直径的伐桩上萌芽条基径间的差异性;运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拟合出了萌芽条基径的生长模型;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研究了萌芽条基径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得出在伐桩萌芽后的生长季节内,降水量是影响萌条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3.
4.
5.
河北坝上湖淖湿地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坝上地区处于不同演替进程的安固里淖、察罕淖和闪电河湿地植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提出该区湖淖湿地干涸后植被由水生、湿生向旱生、荒漠和盐渍化类型演替,群落结构趋向于简单化,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约丧失30%.  相似文献   
6.
以5~7 a生葡萄山椒为试材,研究了葡萄山椒落花落果的规律;并针对上述原因,开展了不同雌雄株配置比例20:1、10:1、4:1处理、喷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法对提高葡萄山椒坐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山椒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生理失调、营养不足及环境不良等.不同雌雄株配置比例表明:雌雄株比例为4:1时葡萄山椒坐果率最高;喷布赤霉素、枣丰灵和硼砂等可明显提高葡萄山椒的坐果率,喷布清水对提高葡萄山椒坐果率也有一定效果,2,4-D溶液对提高葡萄山椒坐果率效果不明显,其中以花期喷施50 mg/L赤霉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1 a生朝仓花椒组织培养苗的休眠枝为试材,就不同基质、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对插穗生根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对促进朝仓花椒生根有明显的效果,以600mg/LGGR处理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70.3%,蛭石是较好的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花椒研究概况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是世界范围内花椒属植物的主要经济栽培种。本文依据近 1 0年来的国内文献资料 ,对花椒研究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作一简要分析。1 国内花椒研究概况根据文献检索结果 ,共收集 1 991~ 2 0 0 1年花椒研究的文献资料 1 85篇 ,按研究领域划分 ,育种 6篇 ,占3 .2 % ,种苗 2 7篇 ,占 1 4.6 % ,栽培 5 3篇 ,占 2 8.7% ,病虫害防治 47篇 ,占 2 5 .4% ,产品开发与加工 2 3篇 ,占1 2 .4% ,生物生态学及一般基础性研究 1 3篇 ,占 7.0 % ,其他文献 1 6篇 ,占 8.7%。1 .1 育种学研究我国是世界上花椒栽培面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河北省太行山刺槐种群乔木层生物量、各组分量及种群密度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刺槐种群自人工造林伊始,其种群总生物量、各组分量、种群密度(断面积表示)即表现出速增性,约至12a生达到峰值,基本符合Logistic规律。此后随个体间竞争的加剧,自疏作用加强,种群呈不稳定状态,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下降,由一个同龄纯林逐渐趋向于具有多代个体年龄结构稳定的群体,并使种群生物量回复到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本文还建立了生物量及各组分量与种群年龄、密度的相关模型,及W~f(A,G,H)多元线性回归议程。  相似文献   
10.
选用悬铃木带腋芽(裸露)的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6月中旬接种外植体较好,适宜消毒处理为75%酒精表面消毒10s后用0.1%HgCl2灭菌3、6min;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1+IBA0.5;20~25d增殖系数为5.92;试管苗根诱导以1/2MS+IBA0.5为宜,生根率为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