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K41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区域及栽培要点等。  相似文献   
2.
新6015于2021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较对照增产明显,按新疆棉花品种审定标准纤维品质达Ⅰ型品种标准,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介绍了新6015的选育过程、主要形态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疆审定早中熟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14―2018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中熟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产量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纤维长度与断裂比强度有所提升,已达到“双31”水平;马克隆值降低,从B2级逐渐向A级提升;枯萎病、黄萎病抗性均提高;生育期呈现稳中有减的迹象,基本稳定在136 d。  相似文献   
4.
K426于2021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较对照新海41号增产,纤维品质达到新疆棉花品种审定标准的优质长绒棉要求,高抗枯萎病和黄萎病。介绍了K426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5.
新疆海岛棉主要育成品种性状特征与系谱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中国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性状表现,研究其遗传基础,为资源利用提供支持。【方法】2013~2016年,对58份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资源材料采用同一生态区连续集中种植的方法进行鉴定,研究其性状表现和系谱关系。【结果】枯萎病发病率品种间变异系变数大,达到89.2%,果枝类型次之,为48.6%;株高(13.0%)、始果枝节位(15.0%)、单株铃数(18.0%)、纤维强力(10.7%)、纤维黄度(11.0%)变异系数较高,其他性状变异较小(<10%)。除早期育成的4个品种外,不同时期育成品种均为零式果枝类型,平均株高、单铃重、子指、纤维长度、比强度呈逐年代增加的趋势,2010年后增长较为迅速,较2000年品种分别增加13.4%、9.7%、8.1%、5.5%、9.8%,枯萎病抗性显著提高,衣分增加较慢,絮色变白,近年来主栽品种铃期微增,单株铃数、铃重增加,抗病性变强。从系谱看,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主要来源于中亚埃及型,其中8763И、5230Ф和2И3、9122И主要分别用于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品种的改良,不同时期突破性的中间材料的注入是新疆海岛棉纤维品质、抗性提升的基础。性状聚类结果与系谱分析一致。【结论】中国新疆海岛棉品种近10a育成品种在主要经济性状方面较之前品种提升迅速,特别是铃重、纤维品质与抗病性改良作用显著。育成品种骨干亲本主要来源于中亚国家,早期品种遗传基础狭窄,2010年品种遗传背景较为复杂。海岛棉育种应在优质、高效、可持续的前提下,寻求扩大资源来源途径,挖掘种质潜力,丰富品种类型,为新疆海岛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种——新陆中77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括了新陆中77号在新疆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的产量、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表现,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长绒棉新品种新海47号,在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新海28号增产10.4%和20.5%,纤维品质优良,耐枯萎病、抗黄萎病。本文概述了该品种选育背景和过程,总结其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新陆中7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南疆早中熟棉区近几年高产优质的需求,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配置各种杂交组合,经过多年选育,选育出新品系新38。该品系通过新疆早中熟棉区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鉴定,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丰产稳产性、纤维品质优良等特性,并于2014年9月通过审定,命名为新陆中73号。  相似文献   
9.
2006—2014年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14年我国棉花纤维公证检验检测的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数据为研究对象,明确了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棉花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05mm、0.14cN·tex-1和0.1百分点,新疆地方棉区纤维品质总体优于新疆兵团棉区;纤维长度、比强度中上等级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中低等级增加较快;整齐度指数中上等级占比呈现不同程度上升;马克隆值表现出A级所占比整体下滑、B级微升、C级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2008年以来的新疆棉花纤维品质变化,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的整体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2018年我国棉花公证检验检测数据,分年度、分区域整理,分析新疆棉花纤维品质演进趋势。【结果】 11年来,新疆棉花公检占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8年的65.1%增长到2018年的98.3%。纤维长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到平稳的趋势,2018年已达29.2 mm,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16~2018年提升较快,“30~32 mm”棉包所占比较2011~2015年提高8.3个百分点;新疆棉花平均纤维比强度呈波动变化趋势,2017~2018年提升明显,2018年平均为28.4 cN/tex,比强度“≥29 cN/tex”的棉包占比达34.2%;新疆棉花纤维整齐度变化较小,高于全国平均值,且新疆地方棉花优于兵团,较后者高0.3个百分点,“高级及以上级” 整齐度占比新疆棉花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地方棉花下降态势较明显;新疆棉花马克隆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A+B级”平均占比高于全国。兵团棉花马克隆值好于地方,“A+B” 级年均占比较后者高出5.5个百分点;新疆棉花品级呈现出向好的方向发展,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棉花质量优于兵团。【结论】 新疆棉花对全国棉花贡献日益增大。近3年来,新疆棉花在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品级均明显提升,但也存在比强度较差、平均整齐度下降,以及高比强度、高整齐度棉花占比偏低等问题。在新疆棉花品种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及加工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科学可行的产业政策,为实现新疆棉花适度规模、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