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32篇
  9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都市农业强调以乡村资源为依托,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内联合二、三产业,发挥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多种功能.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已成为大城市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障碍,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旱作春小麦品种高产抗旱特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引进的旱作春小麦品种(系)做小区试验,初步筛选出C160和8275两个抗旱性强产量高的品种(系)。其叶面积变化表现为峰值出现早、大小适中,后期能保持较高叶面积。通过生理指标测定,在干旱条件下,这两个品种(系)均表现为叶绿素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多、脯胺酸积累增加、叶水势加大、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减少等特征,是较抗旱的表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将各种的产量、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和生理指标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价,对品种优劣进行排序,其顺序为:C160,8275,8139,8624,8338,定西35,C4,昌春3号,会宁17。  相似文献   
3.
2020/2021年度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4个省份分别设置大田试验,选择周麦18、周麦36及爱民蓝麦1号3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分析比较不同气象因子对3个品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特性和试验点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长宽、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籽粒长度、株高及产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大于品种基因型,而籽粒宽度、产量三要素、籽粒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受品种基因型的影响大于环境条件。从不同试验点气象因子来看,籽粒长宽和千粒重表现一致,主要受抽穗−灌浆中期水分的正向调控和拔节−成熟期气温的负向调控;株高主要受拔节期水分和气温的正向调控;产量和穗粒数主要受抽穗期水分和气温、灌浆中期水分的正向调控;有效穗数主要受拔节−抽穗期日照时数的正向调控。籽粒淀粉含量受拔节后气温、水分的正向调控,受扬花后期日照时数的负向调控,籽粒蛋白质含量则与其相反,纤维素主要受抽穗−灌浆中期水分的正向调控。综上所述,不同小麦品种特性和试验点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长宽、产量及品质均存在显著影响;拔节后的平均气温、总供水量及总日照时数对小麦籽粒表型、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源稳定,昼夜温差大,病虫害种类少,是我国高产优质棉区。在长江及黄淮海棉区棉花生产严重下滑的情况下,新疆棉区则呈强劲发展的态势,自1989~1997年棉田面积由36.7万公顷扩大到86.7万公顷,总产由29.73万吨增加到115...  相似文献   
5.
对南疆点育成的22个稳定新品系分别在南、北疆两点同时种植,通过对其主要农艺性分析,确定同点间各参试材料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两两之间的相关程度及两点间同一农艺性状间的相关程度,确定新疆在冬小麦穿梭育种工作中材料的选择方法,以期为育种工作者的选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用六倍体普通小麦JYP97系列、常规材料小披白粒,9312(Z)、贵农、恒丰1号和四倍体硬粒小麦、雄性不育系HB系列(12号、11号、13号、26号)等不同倍性或不同基因型的小麦与玉米加-1、超-1、加-6、综-1、701,703等杂交,采用1/2MS培养基,剥取胚龄为14 d、大小为0.4~1.0 mm的小麦杂种幼胚,接种于培养基上,放置24~25℃黑暗条件下2~3周,置于温度为(26±1)℃、光照为1800~2 000 lx的条件下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结果表明:玉米花粉诱导六倍体普通小麦得胚率为5.4%,明显高于四倍体,玉米花粉诱导雄性不育系的得胚率为3.2%,高于常规材料。混合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得胚率4.6%,高于单一玉米花粉。采用未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选取14 d胚龄0.4~1.0 mm的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率为81%,显著高于前人所采用的其它培养基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7.
以理论联系实际,探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少数民族学生课堂教学及实验实习的发展,通过“分子生物学”课程现状分析原因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8.
立体匀播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立体匀播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冬小麦品种新冬46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立体匀播和常规条播2种播种方式,副区设375万、300万、225万和150万株·hm^-24种种植密度,测定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冬小麦分蘖数、茎粗、叶片数、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在条播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冬小麦穗数呈先降后增的趋势,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主茎叶数、分蘖茎叶数、分蘖穗长、分蘖穗小穗数、叶片SPAD值和Pn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产量在225万株·hm^-2条件下最高,分蘖数、主茎粗、分蘖茎粗、主茎穗长和主茎穗小穗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立体匀播条件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冬小麦穗数呈增加的趋势,千粒重、分蘖数、主茎粗、叶片SPAD值和Pn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穗粒数、产量、主茎叶数、分蘖茎叶数、分蘖茎粗和分蘖穗小穗数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主茎穗长、分蘖穗长和主茎穗小穗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产量在150万株·hm^-2条件下最高。立体匀播的小麦平均产量、穗数、分蘖数、叶片SPAD值和Pn较条播分别增加9.84%、17.68%、21.40%、7.52%和13.14%。综合来看,立体匀播较条播更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从而实现高产,与之配套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籽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深度挖掘籽瓜优异种质应用潜力,采用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对100份籽瓜种质资源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7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53~1.65,14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0.41%~35.56%,各表型性状间具有遗传相关性。以欧氏距离为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0份籽瓜种质资源聚为5大类群,其中第Ⅴ类群具有高产特性,可作为育种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提取前7个主成分,其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4.185%,可以作为籽瓜种质资源主要评价指标;籽瓜种质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为-2.78~2.86,依据综合得分排序,筛选出了3份优异籽瓜种质资源材料。本研究从多角度系统评价籽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可为后续籽瓜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及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两种叶面肥真播和丰润的喷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叶面肥对旱作小麦均有增产作用.喷真播3次比喷清水对照增产27.8; ;喷丰润3次比喷清水对照增产17.9;;喷真播2次比喷真播3次效果更好,比相应喷清水对照增产3 0.6;,且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