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黄石市军垦农场受玉麟西瓜大棚全程覆盖高产高效栽培的启发,于2010年初开始进行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大棚全程覆盖爬地栽培试验,当年就取得了亩产12000千克的好收成,亩产量是一般露地爬地栽培的两倍;后来每年都扩大了大棚全程覆盖爬地栽培的规模,亩产一般在12000~14000千克,高产的达15000千克,并成为黄石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下面将长江流域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大棚全程覆盖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一年来,我区大兴安岭林业战线上各项工作,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出现了思想革命、技术革命、文化革命密切结合,全面高涨和思想、生产、文化、生活全面建设,全面跃进的新局面。目前正向着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就要求勘察设计工作,不仅要加快速度,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求我  相似文献   
3.
冯昭  易成龙  李悠波  薛昉  胡兴 《上海蔬菜》2014,(2):35-35,39
<正>茎尖菜用红薯在栽培过程中极少使用农药或不使用农药,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市民青睐。为满足市场需要,我们利用塑料大棚套中棚加小拱棚加地膜覆盖,配套空气电加温线防寒技术,开展茎尖菜用红薯越冬保护地栽培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填补了黄石市11月下旬~翌年3月份市场无薯尖供应的空白,经济效益显著。1品种选择近年来,长江流域作茎尖菜用红薯栽培的品种主要为鄂菜薯一号,该品种系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其茎尖、茎蔓、叶片、叶柄、叶脉均为嫩绿色,茸毛极少,叶片心脏形,清秀细嫩;地上部半直立生长,且  相似文献   
4.
5.
梅再胜  冯昭  薛昉  胡兴  蒋琎 《长江蔬菜》2015,(13):52-53
菜粉蝶为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都有发生,是长江流域年年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调查发现,菜粉蝶在黄石一年发生8代,4~6月和8~10月是其幼虫发生高峰期,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菜粉蝶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耕作半径的采矿复垦区农村居民点安置规模预测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耕作半径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具有重要影响,而地形则是耕作半径的决定因素之一。该文采用耕聚比和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对比采矿前后农村居民点的耕作半径变化。考虑研究区地形起伏的影响,计算耕作半径地形修正系数,确定最优耕作半径。在此基础上预测矿区复垦后可安置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数量及人口。研究结果表明:平朔复垦区农村居民点耕作半径地形修正系数为1.6836,复垦区规划农村居民点最优耕作半径为1 500 m;复垦区预测回迁安置农村居民点总规模约651.24 hm2,共67个农村居民点;预测单个农村居民点面积9.72 hm2,控制耕地面积约109.68 hm2;预测回迁安置总人口约29 521人,共7 380户,该研究结果可为露天采矿复垦区农村居民点回迁安置规模与布局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黄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蔬菜产业的发展,黄瓜产业已成为黄石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由于保护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部分菜农防治技术的不当,在黄石市,黄瓜害虫的发生危害日益严重。本文通过黄瓜田昆虫种类的系统调查发现,黄瓜田的害虫种类有12目70种,天敌种类有8目12种。通过田间系统调查,旨在查明黄瓜田害虫及其天敌的主要种类,为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早稻大面积平衡增产,强化科技增粮,实现早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2011~2012年农业部和湖南省农业厅在宁远县实施了"早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推广项目。采取"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科学培管"等标准化、模式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年累计推广20 420亩,实现总产值2 198万元,新增纯收入687万元,节本增效10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胡兴  彭兴富 《作物杂志》2006,22(6):47-48
近年笔者在湖南省宁远县进行了春大豆-优质稻较大面积推广示范,均获得较好的效果。2006年全县推广120hm2豆-稻模式,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土壤肥力,减轻了病虫草害。同时也提高了豆、稻产量及品质,一般比稻-稻模式可增加收入6000~7000元/hm2。种春大豆的农田适宜种植优质稻。但必须把握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1基地选择春大豆-优质稻种植模式是一种水旱轮作形式,春大豆收获后要及时栽插晚稻,一次性用水量较大,需要有充足的水源,而春大豆作为旱地作物,必须在春、夏雨水较多时农田排水良好的状态下才能正常生长。因此,选择基地的首要条件是水利条件较好,即水源充足,排灌自如。2品种选择推广春大豆……  相似文献   
10.
以黄土区安太堡露天矿未复垦排土场为对象,研究未复垦排土场平台水力侵蚀(沟蚀)状况,通过实地外业采样和内业数据处理,结合数据统计分析平台,计算出了研究区内的沟蚀量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平台汇水面、土壤容重、坡度与沟蚀模数的关系,估算研究区水力侵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提出排土场平台复垦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力侵蚀严重,总体沟蚀模数相当于自然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6.8倍,其中平台汇水面对沟蚀模数的影响巨大;(2)排土场平台表层土壤压实,40cm以内土层压实最为严重,深层土壤土质较疏松;(3)排土场平台坡度和坡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土壤侵蚀的高低,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中应予考虑。在平台复垦和土壤侵蚀防治中应采用减少平台汇水面积、增大地表水入渗能力和提高植被覆盖度的措施为主,本研究成果可为排土场复垦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