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5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京单2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京单28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母本为外引系郑58.父本为自育系京24。该品种耐密、抗倒、早熟,丰产性好。先后通过北京市、河北省审定、内蒙古认定和国家审定。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的唐山、廊坊、保定北部、沧州中北部夏玉米种植区和内蒙古郑单958种植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2.
范弘伟 《农村百事通》2008,(1):33-33,77
"京玉7号"玉米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早熟,株高25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活杆成熟.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近等基因背景下对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8个生产上常用的常规玉米自交系以及它们的ae近等基因系各组配16个组合进行裂区试验。测定等基因背景各对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小区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纯合aeae的组合与同型马齿型组合相比千粒重、小区产量普遍降低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提高,遗传背景对ae基因的表达有重要影响,自交系和杂交种中可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混合不同遗传票房花粉授粉法,探讨玉米杂交当代籽粒优势和高油玉米油分直感效应。对普通自交系与高油自交系和普通杂交种与高油杂交种2套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当代籽粒均存在杂种优势,杂交籽粒重增加幅度因组合而异。自交系间杂交籽粒重比母本自交粒平均增加约10%,杂交种再杂交粒重平均增加2.97% ̄4.68%,自交系和单交种的同一母本分别与普通玉米杂交和高油玉米杂交,杂交籽粒百粒重平均相差0.5g,杂交籽粒含油量均增加。普通玉米间杂交籽粒含油量增加有超亲现象,普通玉米做母本和高油玉米杂交,籽料含油量增加,但无超亲现象,是高油玉米油分基因花粉感效应所致。估计出杂交当代玉米含油量的花粉直感效应值为0.35。  相似文献   
5.
范弘伟  宋同明  张林 《玉米科学》2004,12(Z2):17-19
通过对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给C型胞质不育玉米单交种授粉得到的子粒与高油玉米子粒进行品质分析,发现前者除淀粉与含油量、蛋白质间呈负相关(r=0.36,r=-0.76)、含油量与赖氨酸、能量密度之间呈正相关(r=0.47,r=0.88)、赖氨酸与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35)外,含油量与蛋白质间,淀粉、蛋白质与赖氨酸、能量密度之间相关系数未达到5%显著水平,含油量(3.96%~8.47%)每提高1%,淀粉含量减少0.57%,赖氨酸增加0.008%,能量密度每100g增加27.42 kj;而后者除淀粉与能量密度相关不显著外,其它营养成分之间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含油量与蛋白质、赖氨酸、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83,r=0.95,r=0.70),淀粉与含油量、蛋白质和赖氨酸呈负相关(r=0.87,r=0.78,r=0.84),赖氨酸和蛋白质、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85,r=0.66).含油量(7.18%~14.09%)每提高1%,淀粉含量减少1.74%,蛋白质含量增加0.36%,赖氨酸含量增加0.0164%,能量密度100g增加16.83 kJ.高油玉米(含油量7.1%~16.09%)给常规玉米(含油量3.71%~4.26%)授粉,含油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的花粉直感效应值分别为0.37、-0.27、0.27和0.24.  相似文献   
6.
利用FOSS公司1255型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仪,对2000~2001年的686份玉米自交系和2001~2004年的2517份杂交组合的子粒品质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子粒3种品质成分在不同材料间存在显著差异,粗脂肪和蛋白质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较大,粗淀粉含量的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较小,年份之间有差异。自交系中粗脂肪平均含量为4.24%~4.27%,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1.75%~12.17%,粗淀粉平均含量为71.04%~71.10%。玉米杂交组合粗脂肪平均含量为4.45%~4.86%,粗蛋白平均含量为9.65%~10.05%,粗淀粉平均含量为72.53%~73.49%,并对玉米品质育种和近红外技术的利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品种京玉7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玉7号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适合京津唐地区夏季直播的早熟玉米新品种。母本为京501,父本为京24。该品种抗适宜生态区主要病害,丰产稳产,抗倒性突出,先后通过北京市,河北省与国家审定,是目前北京市夏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8.
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对76个双单倍体系(DH系)测交组合在东北春玉米区和河南夏玉米区多点产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测交组合间有明显差异,多数组合稳定性表现相似。在东北春玉米区,测交组合V9组合表现优异,与郑单958差异达5%显著水平,增产34.0%,比先玉335增产12.46%,该组合基因型遗传效应值低于先玉335,增产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基因型与生态区的互作效应。测交组合在河南夏玉米区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9.
高油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籽粒色泽不同遗传标记材料,将白粒玉米(作母本)花粉与紫粒玉米(作父本)花粉以及黄粒高油玉米(作父本)花粉大致以1∶1∶1混合的授粉方式,研究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结果表明,普通玉米间杂交,籽粒含油量变化不大,因组合而异.用高油玉米作父本给普通玉米授粉,因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可显著提高杂交当代籽粒含油量.据试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在高油玉米授粉者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构造高油授粉者理想型作为参考组合,对多种高油杂交种类型进行分析,并对筛选出的高油授粉者和不育单交种进行三利用模式组配。结果表明:①灰色系统理论具有所需样本少、结果直观明确的优点,适合理想高油授粉者的初步筛选;②提出的高油授粉者理想型比较符合生产实践;③超高油单交种、高油单交种高没三交种是合管的授粉者类型;④已选育出一批含油率接近高油115的TEU掺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