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敌死通”Disyston—名拜耳(Bayer)19639,亦名乙拌磷(二硫代磷酸C,O—二乙基—S—乙硫基乙基酯)是具有强力内吸性能的有机磷杀虫剂。据文献报告,处理棉种后生长的棉苗能防治棉蚜的为害,且持效期长。为了进一步明确这种新内吸剂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1961年我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样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研制合成的吡啶类杀虫剂蚜虱净(Imidacloprid)进行室内和田间防治棉蚜药效试验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蚜虱净可湿性粉剂对棉蚜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药效试验用0.63ppm药液防治棉蚜,治后5天防效可达95%以上。江苏和山西两省的田间药效试验,每公顷用蚜虱净原药37.5g防治棉蚜,治后5天防效均达95%以上,7~10天可维持90%以上效果。室内对棉蚜触杀毒力测定结果亦表明,蚜虱净对棉蚜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处理后24小时时棉蚜的触杀毒力LC50为0.38ppm,比氧化乐果的LC50110.04ppm高出289.6倍;处理后48小时的触杀毒力LC50为0.19ppm,比氧化乐果的LC5063.6ppm高出334.7倍。  相似文献   
4.
缩节胺处理棉株对棉铃虫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株施用缩节胺后能减少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abner)在棉株上的落卵量48.8%—88%,田间虫量减少39.5%—77.3%,取食嫩叶、花蕾后的2龄幼虫体重下降、发育历期延长,死亡率增加,化蛹率和羽化率都有下降,总的生存率降低了57.62%。测定表明施用缩节胺后,棉株各部组织内棉酚有增加趋势,以蕾内增加较多,为49%—92.1%,铃壳次之,为13.8%—65.5%,叶内较少,为3.6%—39.7%。而单宁量除大铃壳内有增外,大多下降。施用次数与剂量的增加,与棉酚量的提高有共同趋势。花蕾期施用,棉酚量的增加高于花铃期。  相似文献   
5.
棉蚜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蚜在淮北棉区为害1~3叶期棉苗卷叶5~12天,除株高、真叶数、叶面积指数、根系长度等都受抑制外,现蕾期推迟12天,蕾数减少59.8~77.3%,9月17日有效铃减少4.04~8.33,与不受害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3~6叶期棉苗受蚜虫为害卷叶5~12天,对株高、叶面积有明显影响,蕾数减少10.9~17.1%,9月17日有效铃数与不受害的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棉苗受蚜虫为害后本身有一定的调节和补偿能力,经一定的恢复时间能补偿损失赶上正常棉苗甚至不受损失。棉苗苗龄大容载蚜量大,恢复力强补偿作用明显。以棉蚜危害指数作防治指标准确简便,苗龄在1~3叶期指数为250;3~6叶期指数为350~400时进行防治,可以将棉蚜为害控制在蕾害损失5~10%以内,有效铃不受损失,按这个指标在淮北棉区防治棉蚜次数比常规方法减少50%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