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作物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玉米基因型对钾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本项研究对60个杂交玉米组合钾素的吸收利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基因型对钾素营养吸收利用有着很大的差异。以产量为指标将其聚类为低、中、高产三类,子粒含钾量有随产量的提高下降的趋势。在秸秆含钾量上,低产基因型由于向子粒中的转化能力低,而使秸秆中含钾量较一般基因型的高;而高产基因型为了支持更高的子粒产量,需要有更强大的茎秆,所以含钾量也较高。低产基因型杂交种钾素利用效率不到中、高产基因型杂交种的50%,中、高产基因型杂交种吸收钾量的20%用于子粒生产。而低产基因型只有10.3%。高产基因型杂交种较一般类型的杂交种可从土壤中多吸收27%以上的钾素,钾的吸收效率高是其高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选配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我国46个重要玉米自交系及部分优良自选系相互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其杂交组合杂交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应用RAPD分子标记测得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与其杂交优势显著正相关,即玉米自交系之间遗传距离越大,其杂交种子粒产量越高,杂交优势就越强。测得我国28个玉米主栽单交种双亲间遗传距离平均值为6.1。根据不同遗传距离,组配72个单交组合,在单株潜力粒重>200g的29个组合中遗传距离≥6.0者占93.1%,而在遗传距离<6.0的40个组合中,单株潜力粒重>200g者只占5%。故遗传距离6.0可作为预测强杂交优势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3.
抗虫转基因玉米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转基因抗虫玉米是控制危害玉米生产的玉米螟的新方法.本文就此对常规自交系进行抗虫性改良,转基因供体材料较常规自交系具有较高抗性.中度抗性材料对于玉米螟反应弹性比较大,容易受到大的危害.在转育世代中,抗性植株出现的比例较少,需要进行细致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