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5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林业   243篇
农学   140篇
基础科学   138篇
  332篇
综合类   1411篇
农作物   306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419篇
园艺   171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旨在估计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正反交F1代杂种优势,筛选出合适的杂交方式,以提高优质肉猪的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于优质猪肉的需求。本研究在山下黑猪(164头)和鲁莱黑猪(69头)及其正(6头山下黑猪♂×25头鲁莱黑猪♀)、反(3头鲁莱黑猪♂×35头山下黑猪♀)交4个群体中测定了生长肥育、体尺外貌(75~110 kg)、繁殖和胴体肉质(90~115 kg)4大类共43个性状,比较了这些性状在群体间的差异,并估计了正反交F1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山下黑猪的生长肥育和体尺性状较好,鲁莱黑猪的繁殖和肉质性状较好,正反交群体介于它们之间。正交群体的繁殖性能优于反交群体,但生长肥育性能比反交差。由于这4个群体的母猪都是纯种,因此繁殖性状没有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除膘厚、胸椎数、45 min pH和剪切力无显著的杂种优劣势外,大部分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有明显的杂种劣势。生长肥育性状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群体中的表现不一致,反交群体表现出显著杂种优势,而正交则无明显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估计了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正反交的杂种优势,为筛选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的最佳杂交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种适合稻区紫云英生产实际的紫云英加工调制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景彩  屠敏仪  王继成 《草业科学》2001,18(1):78-80,F003
将紫云英鲜草分离为草汁、细渣、纤维状渣;以粉状能量精料为载体吸收汁液;3种制品都以晾晒的方式进行干燥。晾晒时,3种制品综合占场面积较原草减少近90%;3种制品均可在一个晴日内风干,比原草干燥速度提高一倍余;细渣品质与国标一级苜蓿草粉相当;“二次拌汁料”、“三次拌汁料”之粗蛋白、粗纤维含量符合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加工方式切合稻区紫云英生产实际及产区综合条件,有推广价值,且易推广。  相似文献   
3.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包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3.7kb的LacZ基因片段克隆到含标志基因Neo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与pLNCX的多克隆位点,构建了含有LacZ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LSN和pLNCL.在测定了G418对饥装细胞系PA317的最小致剂量后(最小致死剂量为0.3g/L),通过脂质体Lipofectin与磷酸钙2种介质,分别将2种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包装细胞系PA317进行包装,并以0.3g/L,的G418进行筛选,得到多个G418抗性克隆,经扩大培养,传代,分别得到包装pLLSN与pLNCL的2株阳性细胞,电镜下可见阳性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具有逆转录病毒形态特征的成熟病毒粒子,本0研究为运用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解决转角因效率低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JEV、PPV、PRRSV、PRV多联PCR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JEV、PRRSV二联 PCR,PPV、PRV二联 PCR以及这 4种病毒 4联 PCR对来自内蒙、广州、广西、天津、北京、吉林病料进行检测 ,共检了 1 4 6份病料。其中 PRRSV阳性 7份 ,PPV阳性 1 2份 ,PRV阳性 2 1份 ,PRV和 PPV混合感染 4份。并对 5份人工接种 JEV小鼠病料检测 ,其中 4份为阳性。随后对部分阳性 PCR扩增产物进行点杂交和核苷酸测序鉴定 ,证实了 PCR扩增准确性。对内蒙 PRRSV阳性扩增带测序结果显示 ,我国流行 PRRSV为美洲型 ,在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上有 3个碱基差异  相似文献   
5.
Summary. When paraquat was added to four different soils, nitrification was not appreciably affected but ammonification of soil organic-matter nitrogen was slightly retarded. Carbon dioxide evolution as well as oxygen consumption was used as an index of metabolic activity of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paraquat had a stimulatory effect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Oxidation of added sulphur was slightly depressed. Paraquat decreased both the total mould and bacterial populations in Chehalis silt loam. After 30 days incubation the percentages of Streptomyces and Penicillia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by most treatments but were little affected in Chehalis silt clay and Woodburn soils. Except for the temporary suppression of nitrification, paraquat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general microbial activities of importance to soil fertility. Some bimodal effects or toxicity inversions were observed with intermediate concentrations. Effet du paraquat sur les activités microbiennes dans les sols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1966半报告了氟硅酸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良好药效,氰硅酸是磷肥厂副产,资源丰富、成本低廉。1971年又用氟硅酸与尿素制成便于运输和贮存的晶态的氟硅脲,其分子式为[(NH_2)_2CO]_4·H_2SiF_6。十多年来经过15个省市的田间试验,肯定了氟硅酸和氟硅脲对小麦三种锈病均有效。在山东烟台地区和四川内江地区的大面积推广试用均取得良好效果。防治有效浓度按H_2SiF_6计为0.05~0.10%,药液中须加入湿润剂。除扬花期不可喷药外,其它生育期均可喷药。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显著。小麦种子中未发现氟的反常残留。经卫生部门测定,十个样本中有6个氟残留量为0.71~1.98ppm,有1个样本中为3.47ppm,系过量喷药所致。其余3个样本中未检出氟。本文讨论了使用无机氟剂的环境保护问题。根据地球化学和环境化学的最近研究成果,在本文所建议采取的使用浓度下,用氟硅酸防治小麦锈病并无引起环境污染之虞。  相似文献   
7.
桃果实絮败机理及减缓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邵兴锋  屠康  曹燕  李一青 《果树学报》2005,22(2):149-153
桃果实在8℃以下的低温环境中贮藏2周以上极易受冷害,后熟过程中表现出果肉质地发绵、汁液减少等 絮败现象。絮败的产生主要是果胶甲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变化不平衡导致果胶质正常降解受 阻,形成凝胶所致。综述了近年来对于桃和油桃絮败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絮败发生的机理、絮败程度检测以及在 低温贮藏中如何减缓絮败发生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影响桃果实絮败的主要因素是贮藏温度、品种、成熟 度等。絮败的评价主要用出汁率等方法,在贮藏中可以采用气调、中途加温、外源乙烯处理、延期贮藏等措施减缓絮 败发生。提出了需要近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AIM: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MAPK)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Kupffer cells (KCs)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and interleukin-1β(IL-1β),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rats.METHODS:Sprague-Dwaley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hree groups:①sham operation rats, ②SAP rats, ③SAP rats given the p38 MAPK inhibitor CNI-1493(10 mg/kg, iv). The SAP model was induced by the bili-pancreatic duct infusion with 5% sterile soduim taurocholate solution. Rats from each group were killed at 12 h after sham operation or SAP and Kupffer cells (KCs) were isolated.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TNF-α and IL-1β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and p38 MAPK activity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in KCs were examined. The levels of TNF-α and IL-1β in plasma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RESULT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acvitation of p38 MAPK in KCs harvested from SAP rats than those from sham operation rats. SAP also promoted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TNF-α and IL-1β in KCs and the plasma levels of TNF-α and IL-1β. These ev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treatment with CNI-1493.CONCLUSIONS:p38 MAPK activation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signaling events that may mediate the KCs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TNF-α and IL-1β, in SAP rats. The inhibition of the p38 MAPK may be a potential targe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AP.  相似文献   
9.
论农药的宏观毒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药一旦喷撒到目标物上,即开始了向有害生物作用靶位转移的漫长历程。作者建议把此历程区分为两个范畴:进入有害生物体内以后的体内剂量转移是传统的生理毒理学研究领域,属于'微观毒理学’范畴;之前发生在生物体外的剂量转移历程尚未被作为毒理学问题研究,但许多边缘科学的大量科学事实和现象说明它们实际上属于毒理学问题,应属于'宏观毒理学’范畴。文章对农药宏观毒理学现象的7个方面进行了毒理学本质的分析和综述,并指出,对农药宏观毒理学的研究将大幅度提高农药的使用技术水平,大幅度降低农药用量,并将促进农药剂型和高性能助剂乃至新型合理化农药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开食料中不同NDF水平对犊牛生长、瘤胃发酵参数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生重相近(42±2.5) kg、饲喂足量初乳的中国荷斯坦犊牛60头,其中公犊牛36头,母犊牛24头。随机分为A、B、C和D 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5头,其中9头公犊牛+6头母犊牛,试验犊牛于犊牛岛(1.5 m×3.4 m)单独饲养。15日龄开始分别饲喂NDF水平不同的4种开食料,分别为:A处理10%,B处理15%,C处理20%和D处理25%,70日龄断奶,试验期112 d。结果表明:1)0~42日龄和70~112日龄,B组日增重均高于A、C和D组(P<0.05),分别高出45.69、39.79、117.13 g·d-1和35.33、153.29、 145.93 g·d-1。70~112日龄,B、C和D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分别高出255.20、252.48和392.27 g·d-1。A(0.61)和B(0.60)组犊牛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C(0.55)和D(0.54)组(P<0.05);2)犊牛瘤胃pH在35和70日龄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2日龄时,A和B组显著高于C和D组(P<0.05);3)瘤胃NH3-N含量在90日龄前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12日龄时, B、C和D组较A组显著降低16.72%、44.19%和52.10%(P<0.05);4)C和D组乙酸比例显著高于A和B组(P<0.05);B组丙酸比例较A、C和D组高出4.24%、3.18%和6.43% (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C和D组(P<0.05);5)各处理组间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3月龄犊牛开食料中NDF适宜水平为15%有利于提高断奶后日增重,促进饲料利用效率,改善瘤胃内环境,且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