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0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2篇
  31篇
综合类   22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共分离了976株细菌分离物,发现来自甘蔗根围的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9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在PDA平板的对峙培养过程中不形成抑菌圈,但4d后可使上述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溶解。扫描电镜观察发现S9菌株在待测的立枯丝核菌表面形成了溶菌斑。S9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作用过程是通过吸附在病原真菌的菌丝上,并随菌丝生长而生长,而后产生溶菌物质消解菌丝体。液体共培养测定也证明了S9菌株具有上述作用。本研究还发现,S9菌株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真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鲜红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和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的生长没有影响。盆栽试验证明了S9菌株可有效地控制立枯丝核菌(R.solani)引起的番茄苗期病害。S9菌株与其它拮抗真菌混合具有促进防治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从海南省杂草胜红蓟和假马鞭上检测到粉虱传双生病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及PCR检测的方法对采自海南的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假马鞭(Stachytarphetajamaicensis)的5个病样进行了检测,表明均为粉虱传双生病毒。PCR扩增产物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存在2类双生病毒,其中样品Hn2存在2类病毒的复合侵染。这是在海南首次报道存在有粉虱传双生病毒。  相似文献   
3.
对虾的免疫机制及其疾病预防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虾的细胞免疫中血细胞是主要的作用因素,而体液免疫是血淋巴中的一些酶和调节因子,机体还可以被诱导产生特殊的免疫保护反应.应用免疫增强剂、疫苗和基因工程技术为预防对虾病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就对虾的免疫机制和疾病预防策略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克隆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基因的表达调控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热点,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顺式元件,启动子的克隆对于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构建基因工程载体、表达目的蛋白有着重要的意义。启动子克隆的方法很多,从常用的启动子陷阱技术筛选启动子到PCR方法的应用,此后相继问世的一些基于PCR的克隆启动子技术,如载体锚定PCR、反向PCR、接头PCR、交错热不对称PCR等,为克隆启动子提供了更可靠,更合理的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几种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克隆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水稻闭颖授粉特性的遗传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滕利生  徐丽莎 《作物学报》1992,18(4):296-300
在正常条件下,水稻闭颖授粉特性是一种罕见的性状。已知具有这种特性的水稻品种有兴除1号和小麦稻。遗传分析表明,闭颖授粉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开花期遇到低温或连续降雨时,这种特性有利于水稻受精结实。此外还可看到,闭颖授粉特性能防止异花授粉,对保持种性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半夏小块茎的形态发生及人工种子制作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何奕昆  朱长甫 《作物学报》1997,23(4):482-486
离体培养中,经过小块茎发生途径从半夏叶柄诱导了完整植株。用实体解剖、连续切片和三维结构重组等方法观察分析得出:小块茎顶端的叶原基由于不对称生长逐渐将顶端分生组织复盖,随后叶原基的尖端和两侧生长延缓,生长中心转移到背轴面中央,结果导致叶原基长帽状结构。不同发育程度的雏叶和叶原基总是相互叠在一起顶端分生组织复盖于下面。小块茎枯端形成芽的同时,在顶芽附近分化根。  相似文献   
7.
从全国各地采集豆豉样品,经富集培养并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获得一株形态与现存产纤溶酶微生物差异较大的菌株HS9。通过传统方法、化学方法以及16SrRNA序列分析对HS9进行分类鉴定,属于Pseudomonas aeruqinosa,是未见报道的产豆豉纤溶酶菌株。发酵培养HS9获得粗酶,经20%~70%硫酸铵梯度盐析、SephadexG-75凝胶过滤以及CM-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了电泳纯酶。通过SDS-PAGE了解该酶分子量约为34kD,pH8.0~8.5时酶活性最高,最适作用温度48℃,作用方式为直接水解纤维蛋白,胃蛋白酶抑制剂在工作浓度1μmol/L时能完全抑制其活性,推测该酶为天冬氨酸蛋白酶,是一种新型的豆豉纤溶酶。  相似文献   
8.
摘要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大白菜种质资源基因库中686份样品所代表的1900份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分析研究。构建大白菜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并且形成核心种质的EST—SSR指纹图谱库。结果表明利用4组鉴定白菜品种的EST—SSR的特异性标记组合,获得近158个EST—SSR多态的标记,对大白菜种质资源基因库中686份样品所代表的1900份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了分析数据。形成的核心种质包括168份样品,占库存资源的8.8%,它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保持了原群体的100%。所构建的核心种质涵盖了原资源的绝大部分区域来源的品种,包含了早、中、晚熟品种中所有典型的大白菜类型和其相关的特征特性。并进一步进行了核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核心种质的EST—SSR指纹图谱库中,每一份样品的指纹都是唯一的,为登记、评价、整理、分发、繁殖等种质资源库的管理和育种者对其材料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EST-SSR标记组合是构建中国大白菜核心种质及其指纹图谱的经济、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Caspase家族与Bcl-2家族参与调控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Bt9875杀虫晶体蛋白对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影响.本实验采用MTT法检测了杀虫晶体蛋白诱导HL-60细胞凋亡后的Caspase家族的活性和Caspase凋亡酶抑制剂对杀虫晶体蛋白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了杀虫晶体蛋白诱导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降解、Bcl-2/Bax调控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研究结果表明,杀虫晶体蛋白作用HL-60细胞后,激活了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在48 h内Caspase家族抑制剂(Z-VAD-FMK)、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和Caspase-9抑制剂(Z-LEHD-FMK)均可显著抑制杀虫晶体蛋白诱导的细胞凋亡;杀虫晶体蛋白可明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同时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并观察到胞浆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初步证明了Bt9875杀虫晶体蛋白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是由Caspase家族和Bcl-2家族共同调控的,线粒体途径在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组织培养2~13周的丹参幼苗为材料,构建丹参cDNA文库并进行大规模EST序列分析,所得序列经NCBI的BLAST工具分析,克隆号为rsmsxl_014903.y1.scf序列与晚期胚胎丰富(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基因家族Ⅱ中的成员有较高的同源性。该序列全长864bp,包含1个长726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41个氨基酸,并含有ⅡLEA蛋白的特征序列,与NCBI注册的脱水素家族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表明本基因可能是一种新的脱水素基因,命名为DHN2,并在GenBank上进行了注册,序列号为:AY7377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