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酵母菌制剂在调控犊牛瘤胃发育及免疫功能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菌制剂对平衡反刍动物瘤胃生态、促进消化器官发育、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犊牛处于微生态系统建立、瘤胃结构发育以及免疫系统完善的特殊生理阶段,酵母菌有助于改善犊牛生长性能。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结果,主要从酵母菌制剂对犊牛瘤胃发育和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整车试验场各路况对底盘各零部件的对应考核情况,以国内某整车大型试验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将采集到的试验场载荷分解,获得试验场各子路况的载荷时间历程。通过分别以底盘零部件各测点为基准和以试验场各路况为基准对比分析各路况对应各测点的损伤,可得到试验场路况考核表。针对考核表中不同路况考核部件的相似性,对比分析其各路况考核各部件的极值、变程、RMS、损伤,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此前得到的试验场各路况考核表。此方法可为整车试验场耐久性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豆活性肽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氧化应激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仔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用大豆活性肽替代2%豆粕的日粮。结果:添加2%大豆活性肽,20 d时,显著提高了仔猪粗脂肪、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略高于对照组;50 d时,大豆活性肽显著提高了仔猪干物质、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的消化率(P<0.05),而且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程试验组日增重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料重比、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然而对尿素氮(BUN)和甘油三脂(TG)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吉林省2003—2022年育成的大豆品种(系)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选取2003—2022年育成的299份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覆盖大豆基因组的SNP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3 240个SNP标记在参试材料中共检测出A/A、A/G、A/T等16种基因型,分子标记多态信息量(PIC)范围为0.009 9~0.556 1,平均值0.318 4;使用Powermarker vision 3.25软件,得到样本群体等位基因频率为0.688 3、平均PIC为0.318 5。2)参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44.86%~95.46%,平均为63.40%;其中,遗传相似系数在60%~70%的材料最多,样本数为170份,占参试材料的56.86%。3)根据遗传距离将参试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Ⅰ、Ⅱ、Ⅲ、Ⅳ类群分别含有8、3、115、173份品种(系);来源于同一育种单位的品种(系)一般划分到同一类群。4)进一步利用STRUCTURE进行遗传结构预测,结果显示K=4,表明参试的299份品种(系)可被划分成4组独立的遗传结构类群;第1、2、3、4遗传结构类群分别含有24、18、105、152份品种(系),第1遗传结构类群含祖先遗传物质最多,第2、3、4遗传结构类群中外引遗传物质占比逐渐增多,第4遗传结构类群中外引遗传物质占比为46.80%。综上,参试大豆品种群体总的遗传背景相对狭窄,但随着外引遗传物质的引入,第4遗传结构类群(152份)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肉牛对不同玉米秸杆产品的利用情况,选18月龄西门塔尔牛与当地黄牛的F136头,分别用铡碎、揉碎、揉碎压捆、制粒、压块和挤压成棒状的六种玉米秸秆饲料进行了肉牛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结果秸秆采食量以后三种加工处理的秸秆为最高,铡碎为最低,揉碎和揉碎压捆居中;日粮表现消化率以秸秆颗粒型日粮最低,其他几种秸秆型日粮差异不大;肉牛增重以应用秸秆饲料块和秸秆饲料棒的肉牛增重效果最好,铡碎秸秆最差,揉碎和揉碎压捆居中.除铡碎型外,其他几种玉米秸杆饲料用于育肥牛均可取得较好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6.
2006-2014年,应用病土盆栽方法,对来自于12个省(市)的779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鉴定。鉴定材料来源于吉林省539份、黑龙江省58份、辽宁省51份、山西省16份、内蒙古17份、河北省10份、北京市42份、安徽省5份、广西壮族自治区14份、河南省17份、山东省6份、江苏省4份。从中选出19份抗病种质,占鉴定总数的2.44%,分别是FY001-3、W93155、JH229、HJ01-1900、W94128-8、YX04-6561、W7491、W201102-25、Q30、Q31、HK6、HK7、BN9、CM2008-12、JY407、Q32、Q28、Q33、BN10,按抗病种质在各省份鉴定材料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山东省大豆种质抗病比例最高,占83.33%,其次是黑龙江省占15%。这些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优良,可直接作为抗性亲本应用于育种。  相似文献   
7.
对10个杂交种及对应的5个自交系的植株形态性状以及产量进行了配合力、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全株叶夹角等7个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影响,保绿度等4个性状受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同等影响;中部叶面积系数等则主要受非加性基因影响为主。在计算植株总叶面积系数、总叶夹角、总叶向值时,可以用上、中、下任一部分叶面积系数、叶夹角、叶向值来分别估算。上部叶面积系数、总叶面积系数与产量之间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选1日龄Avian肉仔鸡80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进行饲养试验。对照组喂基础日粮(无任何添加剂),各处理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0.25、0.5、0.75g/kg糖肽酮萜素。试验期为49d。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对于肉仔公鸡还是母鸡,无论在哪个生长阶段,各试验组的日增重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料肉比均显著降低。其中以0.5g/kg糖肽酮萜素添加水平促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284日龄罗曼商品代蛋鸡5256只,试验饲粮分4个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处理水平(A、B、C、D),同一处理设加酶(试验)与不加酶(对照)组,共8个组。结果表明:随着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的降低,产蛋率对照各组逐渐降低,试验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将加酶组与不加酶组聚类分析,加酶组显著高于不加酶组。料蛋比对应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干物质和氮的代谢利用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各处理间,A处理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不显著。经济效益,A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糖肽酮萜素对肉仔鸡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1日龄Avian肉仔鸡600羽,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无抗生素添加剂日粮),抗生素对照组基础日粮 380mg/kg金霉素,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 500mg/kg糖肽酮萜素,试验期49d。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糖肽酮萜素有提高肉仔鸡的腿肌率和胸肌率以及降低腹脂率的趋势(P<0.05);试验组肌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8.94%和27.15%,差异极显著;试验组的胸肌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比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7.13%和19.66%,差异显著;试验组的重金属镉的含量比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6.00%和30.43%,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糖肽酮萜素可以明显提高肉仔鸡的屠宰性能和改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