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1.
周承辉 《农技服务》2014,(11):159+56-159
<正>鲢鳙鱼是中国著名的4大家鱼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深受百姓的喜爱。对于广大的水产养殖者来说,鲢鳙鱼最佳的养殖办法就是库叉拦网养殖,这种养殖办法资金成本较低、操作管理简单、风险小、收益高,且在大水面的养殖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鲢鳙鱼,因其以浮游生物为食,三板溪水库天然种类多,数量在、饵料丰富、水域环境好,养殖出来的鱼品质优良,口味上乘;又因近年对加工鳙鱼的烹饪工艺提高,以鳙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黔东南州清水江干流库区渔业资源发展现状,根据库区养殖鱼类与其他生物间的共生互利原理,提出通过构建库区渔业增养殖、水域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体系和采取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库区资源和水陆物质循环系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库区渔业,提高库区综合生态效益,以实现清水江库区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承担实施黔东南州农业委员会农业科研与推广试验课题《清水江鲤杂交改良研究与示范》项目,选用清水江鲤(♀)×兴国红鲤(♂)杂交,其F1通过池塘网箱饲养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这一杂交组合在生长、抗性等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周承辉 《农技服务》2014,(11):156+168-156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科学技术能力不断提高,与之带来的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各种生产养殖技术也在各种政治经济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和提高,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也随之出现,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本文从网箱养殖黄颡鱼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探讨网箱养殖黄颡鱼的优缺点和可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希望能给从业者和实践者以借鉴和启示,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5.
清水江鲤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清水江鲤这一珍贵的土著鱼类种质资源,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人工驯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江鲤适应温度范围0~38℃,最适摄食生长温度20~28℃;在池养条件下,溶氧量为3㎎/L以上,pH值范围为6.5~8.5,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够正常摄食生长,其生长速度较快。在水温20~27.5℃的条件下,尾日增重为3.28g/(尾·d)。清水江野鲤,可经过人工驯化成为淡水名优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6.
胡世然  张竹青  周承辉  刘霆  杨凯  关梅  李建光 《农技服务》2011,28(3):329-330,384
为了解清水江白甲鱼的种群的种质资源现状和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制定了保护利用规划,以期为贵州省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白甲鱼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驯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白甲鱼这一珍稀鱼类资源,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人工驯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白甲鱼适应温度范围0~38℃,最适摄食生长温度20~28℃;在池养条件下,溶氧量为3 mg/L以上,PH值范围为6.5~8.5,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够正常摄食生长,与鲤、鲫等鱼类相比其生长速度较快.在水温20~25℃条件下,鱼种的尾日增重为0.205 g/(尾·d).野生白甲鱼,可经过人工驯化成为淡水名优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