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4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66篇
  90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盘锦是一座坐拥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的新型石油化工型城市,辖区内石油化工企业多达500余家。近年来,盘锦市气象局针对辽河油田和石油化工行业开展了石化行业气象灾害服务,但目前针对雷电、大风、强降雨、低温等灾害开展的专业气象服务还不够精细化、系统化、规范化、集约化。因此,急需进一步研发石油化工行业服务指标,建设气象灾害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
"土壤学野外实习"是林业高校林学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针对传统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陈旧、实习课时不足、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不同步、缺少探索性实习、课程实习考核形式单一、师资配比不足等问题,探讨了"土壤学野外实习"课程改革的措施:首先在保留传统的基础性野外调查的前提下,增加了探索性实习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加强野外实习与室内实验的有机结合,将室内实验教学适当穿插在野外实习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野外实习效果,还可以弥补原有野外实习教学课时少的不足;第三,完善课程考核体系,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标准,使考核内容贯穿于野外实习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高青年教师野外实习的教学水平,规范学生野外实习的管理。"土壤学野外实习"课程改革后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实现了课程考核的科学化,提升了"土壤学野外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滴灌技术条件下,以‘新冬4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拔节期氮肥运筹处理[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对3种不同滴灌量[W1(1500 m3/hm2)、W2(3000 m3/hm2)、W3(3450 m3/hm2)]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滴灌量下各氮肥处理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在灌浆期;LAI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孕穗期达最大。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滴灌量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滴灌量较低时(W1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能有效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系数;水分充足时(W2、W3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综合考虑各项产量指标及氮肥利用效率得出,在滴灌量3000 m3/hm2条件下,拔节期施氮量18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较高,氮肥利用率最大,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张璐 《畜禽业》2019,(8):48-49
现代市场竞争环境的多样化发展,信息化进程在社会各领域的深入发展,使得传统的农业产业发展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农产品流通系统的有效构建与不断完善,可以在找准新时期农产品市场定位的同时,为农业生产、销售提供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是黑龙江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合理转变农产品流通形式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辐射诱变育种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中子、质子或者射线等物理辐射诱变因素对种子进行辐照,诱发其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行为变异,从而得到可供利用的突变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本文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7.
山东烟台市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葡萄酒酿造产区,同时也是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发祥 地之一,在葡萄酒产业化发展方面具有基础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声誉好、品牌号召力强等优势,但 仍存在严重影响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的一些因素。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山东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化 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06年12月14日,农业部农机化司在上海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苏省农机推广站、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江苏东洋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课题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9.
张璐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2,19(1):52-54,58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的语言僵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口语僵化的原因,从而制定出了口语激活策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的流利程度、语法词汇的正确使用和交际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综合英语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实验结果证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僵化是可以被激活的。  相似文献   
10.
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Ug99(TTKS)是1999年在乌干达首次发现的对最重要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1有强毒力的秆锈菌新小种。大量证据显示:该小种不仅具有极其特殊的毒力组合而且传播十分迅速,除在中非乌干达、东非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流行外,Ug99现已越过红海、传到了阿拉伯国家也门,以及巴基斯坦的沿海地区,越来越逼近我国。Ug99堪称我国的超毒小种,我国最典型的秆锈菌小种只能分别克服或Sr5或Sr9 e或Sr11单基因抗性,而Ug99不仅具有Sr5、Sr9 e、Sr11的联合毒力,而且还具有Sr21、Sr31、Sr38的联合毒力,而我国从未有小种能克服后者的抗性。1B/1L(含Sr31)易位系曾是我国使用的重要秆锈抗源,必对Ug99高度脆弱,我国118份小麦品种在KARI的测定结果表明,高感品种频率98.3%。一旦Ug99入侵我国,其他流行条件也完全具备。因此,充分作好防范Ug99流行的准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