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4篇
  17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在动物的摄食、脂质和蛋白质合成、细胞自噬和衰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生理作用,已成为当前生物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就mTOR的结构、组织分布和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研究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6-二甲基氨基嘌呤诱导泥蚶三倍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1年5月,用6-DMAP抑制泥蚶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三倍体的产生。实验设三个6-DMAP浓度梯度,分别为300μmol/L、450μmol/L、600μmol/L,处理时机为受精卵第一极排放体30%,处理持续时间为10min。结果:三倍体诱导率300μmol/L时为35.5%,450μmol/L时为48.6%,600μmol/L时约为58.5%,另外本实验还就6-DMAP浓度对D形幼虫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以及在染色体制片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水稻品种南粳41中发现了一个黄绿叶自然突变体,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形成了稳定的突变系,命名为ygl11(t),ygl11(t)整个生育期叶片都表现为黄绿色。对苗期、分蘖盛期、齐穗期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ygl11(t)的叶绿素含量是野生型的45.7%~74.7%,叶绿素a含量是野生型的55.2%~87.5%,叶绿素b含量是野生型的12.5%~25.3%,ygl11(t)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是野生型的62.3%~97.0%。ygl11(t)在分蘖盛期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生型,花后10d,ygl11(t)的净光合速率比野生型略低。对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突变体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基粒片层数目减少且严重扭曲变形。遗传分析表明,ygl11(t)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将YGL11(t)初步定位在水稻第10染色体的长臂上,进一步利用新开发的InDel和CAPS标记将YGL11(t)定位在58.1kb的物理距离内。对该区段内存在的开放阅读框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突变体ygl11(t)中编码叶绿素a氧化酶(chlorophyll a oxygenase 1)基因(OsCAO 1)的第9个外显子存在2个碱基缺失,从而导致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初步分析OsCAO1即为YGL11(t)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地阐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改善土壤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效果及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常规和灭菌条件下不同用量的微生物菌剂对棉花生长、生理代谢、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提高苗期棉花叶片光合色素总量,叶片和根系内抗氧化物酶(SOD、POD、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质含量(MDA、O2·-),进而提高了棉花的光合性能和抗氧化能力;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而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数,同时提高了根际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最终提高了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改善了根际微域环境,促进了棉花苗期生物量的累积和抗病性。除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外,常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各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灭菌复合微生物菌剂,且用量为10L/667m2时效果较明显。因此,复合微生物菌剂可通过改变土壤pH,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结构来改变土壤酶活性和有效养分含量,优化根际生长环境,增强植物抗逆性和光合能力,最终实现养地增产的效果。此外,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活菌在改土、促生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粒形QTL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的粒形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 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由于减少了个体间遗传背景的干扰, 已经成为鉴定复杂性状QTL的新型遗传材料。本研究以广陆矮4号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的119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测验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之间粒形的差异,鉴定了代换片段上粒形相关的QTL。以P≤0.001为阈值, 共检测到39个粒形相关的QTL。其中,粒长相关的19个,其加性效应值为0.18~1.06 mm,加性效应百分率为2.40%~14.13%;粒宽相关的14个,其加性效应值为0.09~0.31 mm,加性效应百分率为2.71%~9.15%;粒厚相关的6个,其加性效应值为0.05~0.10 mm,加性效应百分率为2.14%~4.46%。这些QTL的鉴定,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并克隆相应QTL和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费乌瑞它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作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离体马铃薯试管苗生长、保存及试管苗移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0.4 mg/L多效唑能有效提高移栽茎段壮实程度和移栽成活率;0.6~0.8 mg/L多效唑能有效延长试管苗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广元地处四川北部边缘,川、陕、甘3省结合部,是四川省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地和商品马铃薯三大生产基地之一。马铃薯是扶贫救灾作物,我市马铃薯主产区集中在贫困山区和半山区,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由于常年种植,病毒逐年累积,种薯退化加重。适合本地的高产优质品  相似文献   
8.
脉冲星物理因脉冲星具有极高的密度、极强的磁场强度等极端物理环境而成为天体物理研究的热点.在两极辐射外间隙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如下考虑:①就对产生过程对脉冲星外间隙厚度因子的限制进行了深入分析;②考虑了脉冲星磁倾角对加速带电粒子运动的影响,计算了带电粒子投射角;③采用了新的计算伽玛射线辐射立体角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改进的模型运用到Fermi LAT新观测到的类Crab脉冲星(Crab-like Pul-sar):PSR J2229+6114,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外间隙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这颗脉冲星观测到的能谱和光变曲线.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鲁的安第斯山区,那里属热带高原地区,光照强,所以马铃薯具有喜光的特性。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光照强度不仅影响干物质重而且影响同化产物的分配和植株的发育,强光照有利于马铃薯地下部生长,块茎形成早,块茎产量及块茎干物质含量较高。而弱光照仅利于地上部生长,延迟块茎形成,块茎小。据波贾卡利阿研究,光照强度从自然光照的67%降低到33%,  相似文献   
10.
鱼糜制品肉质细嫩且营养丰富,具有低脂肪、高蛋白、营养平衡性好,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与安全意识的加强,人们对鱼糜制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如药物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等,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鱼糜制品的消费信心和产品的对外贸易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