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7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皱纹盘鲍成体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摄食习性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皱纹盘鲍的日摄食量周年在春末夏初和秋季有两个高峰期;当水温高于24℃或低于7℃时摄食量明显下降,低于3℃时基本上停止摄食。鲍对不同种类饵料有明显选择性,按其喜食程度排列为裙带菜、巨藻、海带、礁膜、石莼,而石花菜、海蒿子、鼠尾藻的摄食量最小;而且对同种藻类喜食嫩的,少食甚至不食老的藻体。不同大小个体的日摄食率不同,小个体的摄食率较大个体为高,而且在一年中坚持高日摄食率的时间也较长;最高日摄食率小个体鲍为13.6%,大个体为11.4%  相似文献   
2.
盘鲍引进养殖与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6年从日本长崎引进盘鲍,在平潭与连江黄岐半岛进行了生活,生长与育苗养殖试验,表明该种鲍适于福建沿海的水温特点,比本地的杂色鲍生长快;比北方引进的皱纹盘鲍与台湾的九孔具有更强的适温能力,当前已用自育的第二代做亲鲍,培育出大量苗种,并与皱纹盘鲍杂交所育的大量苗种为本省提供一优良的鲍的养殖新种。  相似文献   
3.
贻贝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中比较重要的经济种类,它分布之广与产量之高,仅次于牡蛎乙贻贝在国外已进行人工养殖多年。我国于1958年后也开始了养殖。随着莽殖数量的增加,自然苗源也逐渐在增长。但是,由于受海区条件的限制,自然苗的分布主要在纬度较高的大连湾与山东半岛北岸的某些海区,  相似文献   
4.
1981~1982年试验了不同的海水盐度、无机营养盐、铜离子以及干露在空气中的时间等环境因子对皱纹盘鲍受精卵发生与幼体、稚鲍的生活影响。结果表明,该种鲍的受精卵只有在盐度31.8~33.4‰(1.0230~1.0240)下才能发生成正常的面盘幼体。随着生长其适盐范围也扩大,匍匐幼体(壳长513~1215微米)正常生活的盐度范围为27.0‰(1.0190)以上。但它们对高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即使在39.4‰盐度下仍能正常摄食。在含氨量为12.9ppm(含氮量为20ppm)的硝酸氨海水溶液中,匍匐幼体几天内全部死亡,若使用硝酸钠,其含氮量即使高达100ppm的海水溶液,对受精卵发生与幼体生活无不良影响;1ppm的磷(P-KH_2PO_4)与1ppm的铁(Fe-FeC_6HaO_7·H_2O)对受精卵与幼体都无明显伤害。0.04ppm的铜离子(Cu-CuSO_4·5H_2O)含量为幼体(壳长918~1647微米)的临界致死浓度。幼体对干露于空气中的忍受能力随着生长而明显增强,壳长451~870微米幼体,在31.5℃下干露时间在10分钟内无死亡危险,若持续至15分钟开始出现麻痹与死亡个体;在27.0~29.8℃下,当平均壳长达1936微米时,干出的安全时间可长达30分钟,在干出40~60分钟内50%个体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5.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人工育苗,我国近十年来基本上已获得成功,放流工作也正在试行中。在育苗方面,提供优质与足量的饵料乃是保证高成活率的重要条件之一。从国内外已有资料归纳表明:从匍匐面盘幼体开始长到4~5毫米左右主要依靠单细胞的底栖硅藻;而从4~5毫米以后可投喂新鲜的褐藻或绿藻类。而在日本,幼体达到4~5毫米后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占很重要的地位,有些地区甚至完全用人  相似文献   
6.
皱纹盘鲍幼鲍配合饵料的研制与喂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春季用配制的7种饵料,在室内以两个不同条件下,对两种大小规格的幼鲍(壳长7.0~10.0与13.0~16.0毫米)进行了49天与70天的两批喂养试验,并用日本商品饵料与海带作生长对比。所有7种配合饵料对幼鲍的生长效果都远超过了自然饵料——海带,其中有3种较为突出,平均日增长多在100微米以上,而与日本商品饵料效果接近。若以海带的饵料当量值为1.00,对于大个体组的幼鲍,0301的当量为1.78,0302为1.73,0306为1.62,日本饵则为1.68;而小个体组效果低于日本饵。通过保形率试验,在20~24.7℃下连续充气,24小时后0301、0306与8540的保形率分别可达70.4%、71.7%与76.3%;48小时后仍各保持65.8%、64.0%与71.3%。虽经48小时浸泡与气泡冲击仍无碎散现象,其保形率接近日本饵。配合饵料还成功地通过了海上试验,在1985年夏季海上喂养结果,配合饵料同样显示比海带优越。配饵8540在第一阶段(25天)平均日增长高达176、168微米;全阶段(54天)平均日增长8540为154微米,是海带的2.39倍。这一结果不仅加快了鲍生长、缩短了养殖周期,而且弥补了夏秋季缺少海藻饵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提高皱纹盘鲍稚鲍越冬成活率与加速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冬与1985年春,对不同大小的稚鲍越冬成活率进行了研究。冬季死亡的威胁主要为个体小与低水温,稚鲍的个体越小,对冬季低水温的忍受力越弱,体长小于8~10mm的稚鲍死亡率极高。使用升温循环净化海水与投喂人工合成饲料是提高小规格稚鲍成活率与加速生长的有效措施。平均体长7.1(4.0~9.5)mm稚鲍,经163天饲养成活率66.0%,平均体长达23.1mm。饲养生物量达16.8kg/m~3。用自制的配合饲料投喂,稚鲍平均日增长114μm,其中最后的60天,日增长为137μm。通过对体长8.0~24.0mm稚鲍测量,得出体重与体长的关系公式为W=0.13L~(3·01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