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仲秋红’枣是济南市林果技术推广站从济南市仲宫镇、张夏镇、十六里河镇40年生蒸食大枣种质资源中选育的枣优良新品种。为提升‘仲秋红’枣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现将蒸食大枣‘仲秋红’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包括高标准建园、苗木选择与栽植、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绿色控害等。  相似文献   
2.
桃营养价值丰富,但易软化、腐烂,不耐贮藏,通过对桃果实的化学、物理和生物保鲜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桃贮藏保鲜提供实践指导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珍珠油杏’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中早熟杏品种,2012年山东省齐河县开始引种试栽。通过连续5年试栽观察,该品种表现结果早、易丰产、品质好、果个匀、果形正、商品性高,树体抗寒、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适于在齐河县发展。1试验概况齐河县位于鲁西北平原地区,东经116°23′28″~116°57′35″,北纬36°24′37″~37°1′44″,年均降水量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陕西省农药监管水平,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农药监管模式,从2010年7月份开始,我们通过座谈交流,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农药经营户和农民等形式,对宝鸡、延安、  相似文献   
5.
珍稀濒危植物──蝟实果实形态构造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实(KolkwitziaamabilisCraebn)果实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就其种子形态结构特点与植物珍稀濒危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锦鸡儿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地区优良的水保,固沙,饲料等多用途灌木树种,对陕北及吡邻地区这一特殊地域的该属植物资源五开发利用研究进行了报道,并确认本区有该属植物共9种。  相似文献   
7.
<正>金丝小枣是山东省德州市的地方特色果品,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集中在乐陵市和庆云县。乐陵市成功举办了26届"金丝小枣文化节",修建了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中国优质富硒金丝小枣生产基地""中国金丝小枣产业城"。朱集镇枣林游览区被评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森林公园。乐陵金丝小枣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评价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智  贾丽  黄英  高泽崇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1):323-326,343
[目的]通过对影响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的指标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方法]引入配对比较法和1—7标度理论法确定指标因素权重,通过综合分值测算法对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离散度分析法对适宜性综合分值进行级别划分。[结果]河北省唐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适宜性可划分为4等,即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综合作用分值划分区间为:77分以上为适宜区,68.59~77分为较适宜区,61.37~68.59分为一般适宜区,61.37分以下为不适宜区。[结论]相关部门应谨慎决策选址的时空顺序,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点整治工程选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汉海子一周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掌握了该水体水质及饵料生物资源状况,对该水体做出科学评价的同时,初步提出了其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继伟  巨天珍  林郁  贾丽  陈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24-7925
基于目前"丝绸之路"遗址环境监测中存在的管理体制混乱、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监测对象简单化和遗址环境监测范围较小等问题,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了原因。并对目前"丝绸之路"遗址中存在的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最后,制定了相关的防治和监测规划,为促进"丝绸之路"旅游业和文物古迹保护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