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4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carassius)零换水池塘营养盐收支状况,阐明其零换水机制,以草鱼–鳙–鲫零换水池塘为实验组,以草鱼–鳙–鲫常规换水池塘为对照组,开展了为期2年的池塘有机碳(TOC)、氮(N)、磷(P)收支的研究。结果显示,2组池塘TOC、N、P的主要来源均为饲料投入,分别为77.06%和81.00%,92.08%和92.77%,94.18%和95.63%;TOC、N、P的主要输出途径均为底泥积累,分别占输入营养盐的43.32%和22.10%,61.40%和52.82%,78.71%和79.58%。2组池塘养殖鱼类收获分别占输入碳(C)、N、P的10.08%和13.05%,21.00%和25.57%,15.41%和18.60%。零换水池塘的C、N、P水体积累量和积累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池塘(P<0.05),其积累率分别降低92.91%、88.52%和87.12%。零换水池塘的N、P底泥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池塘,但C、N底泥积累率显著低于常规池塘(P<0.05),分别降低了48.99%和13.97%。零换水池塘养殖鱼类的C、N、P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池塘(P<0.05),分别提高了29.49%、21.72%和20.65%。研究表明,零换水模式能降低营养盐积累,有效提高系统物质利用率,是一种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设施渔业集成了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可实现渔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广州市渔业发展的加速,设施渔业正受到越来越多渔业养殖单位的关注。为加快广州市设施渔业发展,在全面客观分析广州市设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广州市设施渔业发展的对策,为广州设施渔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草鱼摄食蚕豆后免疫功能变化及转投30 d人工饲料后免疫增强效果,在草鱼摄食蚕豆30、60、90、120及150 d(转投饲料30 d)时,检测肠道、头肾、肝脏等器官超微结构及C-type lysozyme、IFN-I、TNF-α等免疫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饲喂单一饲料蚕豆的草鱼,其肠道、头肾、肝脏等3个重要免疫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转投饲料30 d后其病变并未显著好转;2)免疫基因C-type lysozyme、IFN-I、TNF-α、IgM和MHC-I的表达在30~120 d均被抑制,转投饲料30 d后,头肾中C-type lysozyme、IL-1β、IFN-I、IgM、MHC-I以及肝脏中IL-1β、TNF-α、IFN-I、IgM、MHC-I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草鱼摄食蚕豆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而转投30 d饲料对脆肉鲩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投喂蚕豆和普通配合饲料的2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中的胶原蛋白、钙离子(Ca2+)、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胶原蛋白和Ca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49±0.011)%和(0.036±0.011)%,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的草鱼分别提高了36.7%和154%。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16.802±1.823)%,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氨旗酸总量为(18.444±0.850)%;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氮酸(Glu)、甘氯酸(Gyl)和丙氨酸(Ala)]总质量分数为(6.613±0.771)%,低于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投喂蚕豆荦:鱼和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FA)总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3.857%和76.334%,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分别占脂肪总量的(55.598±2.403)%和(33.832±2.755)%。结果表明,投喂蚕豆荦:鱼叽肉中胶原蛋白和Ca2+含量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的草鱼有显著提高,但其鲜味程度、氨基酸以及小饱和脂肪酸含鞋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低。  相似文献   
5.
底泥改良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污染底泥的成因及分类、底泥的改良措施和资源化利用三个方面作了综合阐述,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底泥的改良措施和资源化利用两个方面。最后对底泥污染这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随着各种抗生素和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水产养殖总产量不断增加,为人们提供了大量高质量、高营养、低成本的动物蛋白。然而,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安全消费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当今水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和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的残留越来越受到关注,促使饲料添加剂由化工合成型逐渐转化为天然植物型。植物源饲料添加剂资源丰富且种类繁多,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增强抗应激能力、提高水产品品质的功能。本文介绍了不同植物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并对植物及其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做简要综述,以期对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为此类科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生态基系统中细菌群落组成与草鱼生长的关系,实验按生态基表面积占养殖水体表面积的比值50%、100%、150% (S-50、S-100、S-150),设置3个不同密度的生态基养殖系统。首先测量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草鱼生长性状,进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水体中和生态基上的细菌群落组成,探索生态基系统内细菌群落与草鱼生长的关系。结果显示,S-100和 S-150组的草鱼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S-50和对照组;S-100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S-100和S-150组的饲料转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菌群落分析发现:①与水体相比,生态基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比例增加,且该菌在S-100组中显著高于其他组;②水体中细菌主要以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红细菌属(Rhodobacte)、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浮霉状菌属(Planctomyces)为主,生态基上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占较高比例,并且后3种细菌在S-100组中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③在可鉴定的种水平上,生态基上的细菌主要以产碱假单胞菌(P. alcaligene)和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为主,其中产碱假单胞菌在S-100和S-150组最高。综合草鱼生长性状、细菌群落组成及生态基生产成本分析发现,生态基比表面积为100%时效果最佳,即细菌多样性和潜在益生菌比例高,饵料系数最低,草鱼的存活率和增重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6)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脆肉鲩常见鱼病有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肠炎病主要是由于吃食不当,病菌侵入引起。其症状是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鱼体发黑,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内服药治疗方法可任选下列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和RACE方法首次克隆了编码草鱼肌肉Ⅰ型胶原蛋白的α1基因(COL1A1)的cDNA全长序列,为5772bp,其开放阅读框为4347bp,编码1448个氨基酸。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草鱼COL1A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金鱼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3.90%和93.60%,呈现出较高的保守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斑马鱼、金鱼处于同一支,亲缘性最近。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草鱼COL1A1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7.2ku,理论等电点是5.44,为α螺旋β折叠三重螺旋结构蛋白。有18段三重螺旋重复域,22段低复杂度域,17个功能域。COL1A1蛋白有33~69,1249~1355两个绑定钙的区域和62~104一个绑定锌的区域。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的组织表达结果表明,COL1A1基因在草鱼肌肉、肠道、肝胰脏、鳃、皮肤、鳍条、肾脏和脾脏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皮肤、鳃、肾脏、鳍条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4个组织(P<0.05)。  相似文献   
10.
家鱼池塘底泥耗氧率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底泥耗氧测定法,研究了10口家鱼鱼池底泥耗氧率与底部水体理化因子(溶氧、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底泥有机质含量及深度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池塘平均底泥耗氧率(SOD)为0.91 g/(m2.d),变动范围为0.76~1.09 g/(m2.d)。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底泥耗氧率与池塘底部水体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溶氧相关性最高(Pearson相关系数为0.779),其次是温度、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0.557和-0.421;底泥耗氧率与底泥深度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底泥耗氧率与溶氧和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其它因素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影响底泥耗氧率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是溶氧,其次是温度。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影响SOD的理化因子,以溶氧、温度和底泥深度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SOD进行预测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测试相关系数分别为0.911和0.879,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6%和10.4%,预测值与真实值偏差较小,拟合度较高,可有效预测池塘底泥耗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