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25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9篇
  25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放牧试验设计,结合对比分析、线性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数据分析方法,探讨荒漠草原主要种群与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的关系及在放牧条件下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增大,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碱韭主导种群地上现存量占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的比例下降,且主导种群与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的线性关系减弱;不同年度间主导种群占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比例以及线性关系会产生变动;短花针茅种群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影响强于无芒隐子草种群和碱韭种群,但无芒隐子草种群在降雨较好年份具有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是精准农业实施的前提,对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掌握陕西渭北旱塬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异规律,综合空间自相关和重心模型,分析1980—2007年、2007—2017年白水县耕地土壤有机质(SOM)、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SOM的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1.29、3.22 g·kg-1,AP的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6.89、24.45 mg·kg-1,仅有AK的平均含量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三期耕地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0.2%~90.8%,属于中等变异。1980—2017年,耕地土壤SOM、AP和AK的全局Moran’s I指数均降低,空间结构性减弱,随机因素作用增强。(3)土壤SOM、AP和AK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SOM含量总体呈北低南高分布,土壤AP、AK含量分布情况较为一致,呈东高西低。(4)土壤SOM含量重心在东南方向发生偏移,AP、AK含量重心在东北方向发生偏移。土壤养分标准差椭圆空间分布格局同研究区分布方向一致,转角呈现“...  相似文献   
3.
Melt flow in the course of laser alloying is considered on the basis of mechanic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melt flow in laser alloying pool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wo action forces,i. e. the surface tension force on alloying pool.surface,caused by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n the pool surface and the buoyancy force in alloying pool caused by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n the melt pool. These two forces differ in their acting areas. The analysis of the Bond dimensionless number used for laser alloying shows that the two force actions are in the same order,and almost equal under the certain condition.  相似文献   
4.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for assessing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within a material life cycle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the procedure rationality of recycling waste may be assessed quantitatively.  相似文献   
5.
盐分胁迫对油菜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盐胁迫下油菜光合作用、碳酸酐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提高,碳酸酐酶活性下降,油菜的光合速率降低,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这说明,盐胁迫抑制了碳酸酐酶的活性,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植物的光合机构,气孔关闭,碳酸酐酶对光合作用的调控作用使得碳酸酐酶活性降低的同时光合速率也下降;盐胁迫下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NaCl能增强叶绿素酶活性,促进叶绿素分解。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为了提高员工的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一般都会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与政府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追逐利润动机明确、出资主体较单一、投资方式较简单、投资风险大。造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减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因素,降低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查明引起福建省龙岩市某豪猪养殖场致豪猪腹泻死亡的病原菌及其特征,为该病的科学防控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离腹泻死亡豪猪的病原,并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扩增、种系发育分群鉴定分离菌株;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对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 从发病死亡豪猪肝脏组织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命名为Fj/Porcupine2018,该分离菌株与22株不同来源的参考菌株16S rRNA序列之间的相似度为97.4%~99.8%,其中与禽源分离株(登录号:MN022583)和人源分离株(登录号:MW881377)的序列相似度高达99.8%;种系发育分群证实该分离菌株属于B1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除检出肠侵袭型大肠杆菌毒力基因EinV外,还检出papC、iroC、Afa、luxs、stx2fompA 6种毒力相关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小鼠在攻毒后31 h内全部死亡,且肝脏、脾脏、肺脏及肠道等器官组织均有明显的病理损伤;在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中,该分离菌株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7类11种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为25%~100%,仅对头孢曲松和头孢西叮2种药物表现敏感。【结论】 本研究分离获得了1株腹泻死亡豪猪的病原菌大肠杆菌,通过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研究证实该分离菌为1株具有较强致病力且呈现多重耐药性的B1群肠侵袭型大肠杆菌,为豪猪等野生动物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评价斜螺钉连接钢 木节点的剪切性能,探明其受力机理,以云杉胶合木、钢板和自攻螺钉作为研究材料,测试不同荷载方向与受力情况下斜螺钉连接节点的承载性能,将试验数据与国外规范中的计算模型进行对比,提高了侧边钢板 胶合木(钢 木)斜螺钉连接节点承载性能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自攻螺钉与剪切面之间的角度变化对其在钢 木节点承受剪 压复合应力的承载力影响不明显,当偏转为剪 拉复合应力时,节点承载力明显增大,并在30°~45°获得最大值;剪 压复合应力时,现行EC5公式计算剪 压节点的极限承载力非常不安全;EC5的刚度预测结果在剪 压复合应力区和垂直剪切面钉入时,与试验值吻合度很高,但对剪 拉区节点的滑移模量没有预测性;将Tomasi模型应用于斜螺钉连接钢 木节点滑移模量理论计算时,在45°~90°时与试验值吻合度极高。单颗自攻螺钉的抗拔刚度计算节点滑移模量的方法极为有效,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提取铁观音茶叶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选取了液固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3个指标为因素,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铁观音茶多酚提取的贡献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A(液固比)C(浸提时间)B(浸提温度),但这3个因素对茶多酚含量影响的差异不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20︰1、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茶多酚的含量最高,达15.5%。  相似文献   
10.
植物致病镰刀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镰刀菌病原菌的检测鉴定和多样性,病原的侵染及其与寄主植物的互作,致病基因的分析与进化,毒素的形成和甘蔗镰刀菌病害的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加以综述,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重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