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猪舍降温设施与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欣平  严晗光 《农机化研究》2006,(12):151-153,156
夏季高温气候对猪正常生长影响很大。为此,针对夏季猪舍湿热环境的控制,提出了利用机械通风、舍外喷雾和舍内喷雾3种降温方式,并采用PLC控制实现分温度段开启的方法,从而保持猪舍内合适的温湿度。实践证明,该方法经试验效果良好且投资少,是一种实用的猪舍环境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设有运动场猪舍与设有“卷帘”封闭式猪舍的养猪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 ,结果前者的繁殖性能 (6 0日龄头数、6 0日龄体重、6 0日龄育成率 )、肥育性能 (日增重 )均极显著地 (P <0 .0 1 )高于后者 ,其原因是前者猪舍内环境的调节能力 (防暑、保温、防湿和通风等 )优于后者。设有运动场猪舍适宜于地面平养 ,这符合当今养猪新理念 :即来满足猪的福利要求  相似文献   
3.
严晗光 《养猪》2008,(1):77-78
阿维菌素因具有广谱、高效、低毒、药效持久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驱除动物体内外寄生虫.但超过安全使用范围会引起动物中毒和死亡.2006年3月金华市某个体猪场发生一起初生乳猪阿维菌素中毒的病例,现将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金华猪又叫两头乌,因用其后腿加工而成的“金华火腿”而名扬海内外。在金华猪的饲养过程中,仔猪的腹泻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者。常导致仔猪生长不良,严重时引起死亡。在临床上人们将其分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2大类。本文根据引起金华猪仔猪腹泻的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金华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从金华地区21个猪场采集96份仔猪大肠杆菌病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 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79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68 株,对68 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8 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发现对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最敏感, 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大多是低敏感或中度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 、诺氟沙星则基本耐药。对分离的68 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表明,共有O13,O48,O54,O98,O146,O149,O161等7 种血清型, 其中O13,O54,O98为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6.
严晗光 《养猪》2005,(4):32-32
2004年9月,浙江省金华市某猪场因长期误用参有石粉的次粉(四号粉),导致猪皮肤粗糙、龟裂,被毛脱落、消化不良,哺乳母猪无乳,妊娠母猪流产或产死胎、畸形胎,空怀母猪发情周期紊乱等症状。该场以饲养土杂母猪,出售仔猪为主。2002年建造的开放式猪舍,环境条件较好。有经产母猪22头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华猪胴体分离资料进行了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了根据不同胴体性状估计瘦肉率的估测公式.结果还表明在猪胴体的分离中只要把皮脂和骨肉分开,利用皮脂率就可估测出准确度较高的胴体瘦肉率,实测值与估测值的绝对差值在0.578~0.865个百分点之间(P>0.05),完全可以在试验研究的胴体估测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恩诺沙星人工诱导鸭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原始菌株和诱导株经不同浓度的复方紫花地丁溶液处理,检测其MIC及菌体药物蓄积浓度.结果表明,经复方紫花地丁溶液处理的菌株,MIC显著降低,且与紫花地丁溶液呈浓度依赖关系.研究结果提示,一定浓度的紫花地丁溶液可以逆转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是养殖金华猪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临床上将其分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两大类。本文根据金华猪仔猪自身的生理特点,分析金华猪仔猪非传染性腹泻发生的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复方螺旋藻提取物对金华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重15 kg左右健康的金华猪36头,随机分成对照、试验Ⅰ、Ⅱ组,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其中试验Ⅰ、Ⅱ组分别添加复方螺旋藻提取物1 g/kg及1.5g/kg至试验开始后的第120天试验结束。结果表明:复方螺旋藻提取物能明显提高金华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9.52%(P<0.05)和13.33%(P<0.05),试验Ⅱ组比试验Ⅰ组提高3.48%(P<0.05);平均饲料转化率试验Ⅱ组比对照组降低了5.10%(P<0.05)。试验Ⅱ组瘦肉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60(%P<0.05)。试验Ⅰ、Ⅱ组背膘厚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7.26%(P<0.05)和9.46(%P<0.05),试验Ⅰ、Ⅱ组骨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0.34(%P<0.05)和0.25(%P<0.05)。复方螺旋藻提取物的添加量不影响背膘厚、骨率、眼肌面积和脂肪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