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疆昭苏地区伊犁马发情周期内卵泡发育变化规律,分析年龄、温度、膘情对伊犁马母马卵泡发育的影响,为掌握伊犁马母马卵泡发育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康苏马业配种站内,同一草场放牧情况下84匹母马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发情期内卵泡发育,分析对比不同年龄、温度、膘情对伊犁马卵泡发育时长的差异性。【结果】 年龄Ⅱ组TF3-F5显著高于年龄Ⅲ组(P<0.05)。年龄Ⅱ组TF4-5显著高于年龄Ⅲ组(P<0.05)。平均高温对TF1-F2具有显著影响(P<0.05),平均高温Ⅰ组TF1-F2显著高于平均高温Ⅱ组(P<0.05)。平均低温对TF1-F2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平均低温Ⅰ组TF1-F2极显著高于平均低温Ⅱ组(P<0.01)。积温对TF1-F2具有显著影响(P<0.05),积温Ⅱ组TF1-F2极显著高于积温Ⅰ组(P<0.01)。膘情对TF1-F2、TF3-F4、TF1-F5、TF2-F5、TF3-F5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TF2-F3具有显著影响(P<0.05)。膘情Ⅰ组TF1-F2极显著高于膘情Ⅲ组(P<0.01)。膘情Ⅰ组TF2-F3显著高于膘情Ⅲ组(P<0.05)。膘情Ⅲ组TF3-F4极显著低于膘情Ⅰ组(P<0.01),膘情Ⅲ组TF3-F4显著低于膘情Ⅰ组、膘情Ⅱ组(P<0.05)。膘情Ⅰ组TF1-F5极显著高于膘情Ⅱ组、膘情Ⅲ组(P<0.01),膘情Ⅱ组TF1-F5显著高于膘情Ⅲ组(P<0.05)。膘情Ⅰ组TF2-F5极显著高于第Ⅲ组(P<0.01),膘情Ⅰ组TF2-F5显著高于膘情Ⅱ组、膘情Ⅲ组(P<0.05)。【结论】 年龄、温度、膘情均一定程度的影响伊犁马母马的卵泡发育,其中膘情对卵泡发育有极显著影响,体况较差可抑制母马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探究饲喂不同饲草对哈萨克马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哈萨克马母马12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牧草组和玉米秸秆组,每组6匹。其中,所有试验马匹饲喂同一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牧草组马匹饲喂牧草,玉米秸秆组马匹饲喂玉米秸秆,所有马匹均自由采食粗饲料和饮水,饲养1个月后,于试验最后1天早晨采集马匹血液样品,处理后测定。结果表明:(1)牧草组马匹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组马匹16.97%(P=0.02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也显著低于玉米秸秆组(P <0.05),而血小板压积牧草组高于玉米秸秆组(P <0.05),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等指标间两组马匹无差异显著性(P> 0.05)。(2)牧草组马匹血浆总蛋白、球蛋白、脂肪酶、葡萄糖、总胆固醇等含量及白球比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P <0.05),而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汁酸及总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组(P <0.05)。综上所述,饲喂玉米秸秆或牧草对哈萨克马的血常规指标影响较小,饲喂牧草的马匹有更强的蛋白代谢能力和利用能力,饲喂哈萨...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年龄哈萨克马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不同年龄组且健康的哈萨克马母马各4匹,分别为2周岁马组、7周岁马组和15周岁马组,所有马匹均采食相同的基础饲粮,在此基础上,每天每匹马匹添加30 mg/kgBW的电解多维,自由饮水,饲喂1个月后,在试验最后1天早晨采集马匹血液样品,处理后测定。结果表明,2岁马组与7岁、15岁马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差异显著(P <0.05),2岁马组与15岁马组差异显著(P <0.05),7岁马组红细胞数与2岁、15岁马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7岁、15岁组马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高于2岁马组(P <0.05),2岁、7岁、15岁各组间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 <0.05),2岁马组与15岁马组血小板分布宽度差异显著(P <0.05),7岁马组红细胞数与2岁、15岁马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其他各项无显著差异(P> 0.05)。青年马生长代谢活动强,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蛋白代谢水平优于中年和老年马匹。  相似文献   
4.
合理调制运动马饲粮,保证运动马能量充足是充分发挥运动马竞技性能的保障,运动马的能量主要源自饲草中纤维素等结构性多糖的微生物发酵和谷物类饲料中淀粉的消化吸收。粗饲料的营养密度低且消化利用率低,不能满足运动马的能量需求,但粗饲料可有效改善运动马的胃肠和代谢健康;而谷物类饲料的营养密度高,且易于消化吸收,但高谷物饲粮可引致胃肠和代谢性问题。运动马能量供给和代谢健康间存在一定矛盾,需采用适宜的饲料加工工艺、谷物类饲料替代、添加非营养性添加剂及优化饲草给料方式等措施改善运动马高谷物饲粮引致的代谢失衡。本文总结了运动马粗饲料和谷物类饲料的优缺点,并针对性提出了改善运动马能量供给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热身程度对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机体状态及运动性能的影响,为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赛前最佳热身程度条件的确立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基础。【方法】 试验选取10匹速度型伊犁马为研究对象,控制马匹心率稳定在70%~80% HRmax、60%~70% HRmax、50%~60% HRmax分别在10、5、3 min时间区间,共9个热身程度组内热身后进行1 000 m速度赛。并对各组热身程度热身后血气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9组热身程度中,Ⅱ组热身后血液Glu浓度极显著高于Ⅸ组(P<0.01),显著高于Ⅴ组、Ⅵ组和Ⅷ组(P<0.05);Ⅱ组Hct,Hb浓度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Ⅵ组Cl-浓度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1),Ⅸ组Cl-浓度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5);Ⅵ组和Ⅶ组Na+浓度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Ⅵ组K+浓度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Ⅰ组K+浓度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pO2极显著高于Ⅲ组和Ⅷ组(P<0.01),显著高于Ⅵ组和Ⅸ组(P<0.05);Ⅶ组TCO2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Ⅳ组TCO2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SO2极显著高于Ⅲ组、Ⅷ组和Ⅸ组(P<0.01);Ⅱ组pH值极显著高于Ⅴ组和Ⅸ组(P<0.01),显著高于Ⅷ组(P<0.05);Ⅶ组和Ⅸ组Lac浓度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和Ⅴ组(P<0.05);Ⅰ组、Ⅱ组、Ⅵ组和Ⅶ组BE(ecf)浓度显著于高Ⅴ组(P<0.05)。【结论】 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竞赛马匹在Ⅱ组热身程度下热身,马匹肺功能良好,有氧代谢水平较好,提升马匹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伊犁马不同部位肉食用品质与脂肪酸组成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伊犁马不同部位肉食用品质及脂肪酸含量,分析不同部位对伊犁马肉食用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取9匹1岁伊犁马为研究对象,采集三角肌、背阔肌、臂三头肌、腹外斜肌和臀中肌肌肉样本,分别测定其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粗脂肪含量及脂肪酸含量,计算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熟肉率三角肌极显著低于腹外斜肌(P<0.01),失水率背阔肌和臂三头肌显著低于臀中肌(P<0.05),十三烷酸(C13∶0)含量三角肌极显著高于背阔肌、臂三头肌和腹外斜肌(P<0.01),二十碳二烯酸(C20∶2)含量背阔肌极显著高于臀中肌(P<0.01),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背阔肌极显著高于腹外斜肌(P<0.01),二十碳三烯酸(C20∶3N3)含量背阔肌极显著高于臀中肌(P<0.01),二十四烷酸(C24∶0)含量背阔肌、臂三头肌和腹外斜肌极显著高于臀中肌(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三角肌与背阔肌显著高于腹外斜肌(P<0.05)。【结论】 不同部位伊犁马肉失水率、熟肉率等食用品质及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具有高开发价值的肉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伊犁马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肉质性状的影响,为专门化肉用马选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41匹成年伊犁马为研究对象,采集颈静脉血液样本及其三角肌、背阔肌、臂三头肌、腹外斜肌和臀中肌5个部位肌肉样本,提取伊犁马DNA样本并测定肉质性状,利用PCR测序法筛选LPL基因突变位点并进行多态性分析,结合伊犁马肉质性状数据与LPL基因多态性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所选马匹中共检测出2个突变位点(g.715T>C和g.12074C>A),均为内含子突变,2个位点均只检测出2种基因型,为低度多态位点。g.715T>C位点TT基因型马匹背阔肌和臀中肌失水率显著高于TC基因型马匹(P<0.05),背阔肌剪切力极显著大于TC基因型马匹(P<0.01),腹外斜肌剪切力极显著小于TC基因型马匹(P<0.05),三角肌和臀中肌剪切力显著大于TC基因型马匹(P<0.05);g.12074C>A突变位点CC基因型马匹臂三头肌和臀中肌失水率极显著低于CA基因型马匹(P<0.01),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失水率显著低于CA基因型马匹(P<0.05),臂三头肌熟肉率极显著高于CA基因型马匹(P<0.01),三角肌和腹外斜肌熟肉率与CA基因型马匹呈显著差异(P<0.05),臂三头肌和腹外斜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CA基因型马匹(P<0.01)。【结论】LPL基因g.715T>C和g.12074C>A位点是影响伊犁马肉质性状的潜在位点。  相似文献   
8.
中卫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之一,以生产白色沙毛裘皮而著称于世.其沙毛裘皮花穗美观,花案清晰,色白如玉,轻便结实,保暖不粘结,是裘皮中之佳品.中卫山羊的粗毛属马海毛类型,具有真丝样光泽,纤维细长,弹性好,是制作高级提花毯的重要原料;羊绒柔软细长,为高级纺织品原料;中卫山羊肉肥瘦分布均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口感好,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肢体角度对步态特征的影响,为速步赛马匹调教训练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8匹成年伊犁马为试验对象,组织速步训练赛,使用Kwon3D软件测定运动中步态特征及肢体角度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伊犁马1 000 m速步测试赛中弯道步频显著高于直道(P<0.05),弯道前蹄高指数极显著高于直道(P<0.01),肩最小闭合角弯道极显著低于直道(P<0.01);弯道膝关节最大开张角与后蹄高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后飞节最大开张角与周期速度和后蹄步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肩最大开张角与前蹄步幅指数、步幅和步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前球节最小闭合角与后蹄高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直道后球节最大开张角与前蹄高指数和后蹄高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膝关节最小闭合角与步频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肘关节最小闭合角与前蹄高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伊犁马1 000 m速步测试赛运动中部分肢体角度与步态特征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在调教过程中可进行针对性肢体角度训练,用以提高其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补喂竹叶提取物后伊犁马挤奶期间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饲喂试验期对伊犁马挤奶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4匹伊犁母马,其体型结构相似,胎次相近,进行为期60 d的补饲竹叶提取物,0~20 d为第1阶段,21~40 d为第2阶段,41~60 d为第3阶段。采集马匹挤奶期间心率变异性指标。将24匹伊犁马随机分为对照组0 g/d;试验Ⅰ组10 g/d;试验Ⅱ组20 g/d;试验Ⅲ组30 g/d四组,分析不同时期和剂量的HRV差异性。【结果】第3阶段SDT HR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5);第2和第3阶段RMSSD均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5);第3阶段SD1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5);第3阶段SD2极显著高于第2阶段(P<0.01),且第2阶段又极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1)。第3阶段VLF极显著高于第1和第2阶段(P<0.01);第3阶段的LF和HF两个指标均极显著高于第1阶段和第2阶段(P<0.01);第3阶段TP极显著高于第1阶段和第2阶段(P<0.01)。对照组Mean HR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P<0.05);第Ⅱ组SD2极显著高于第Ⅳ组(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D2和VLF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Ⅰ组LF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Ⅰ组中HF、TP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对照组LF/HF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结论】伊犁马补喂竹叶提取物能有效降低马匹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其挤奶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