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郁南县东坝镇有11个管理区,6944户,34265人。山地6924.8公顷,总耕地面积1714.13公顷,其中水旱田867.47公顷,旱地846.67公顷,是一个山多、地少、人多的山区镇。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调整农业布局,1982年冬开始恢复蚕桑业。1983年投产25.8公顷,养蚕1320张,产茧26.4625吨,总收入115274.57元,平均公顷桑产茧1.026吨,公顷产值4468元。在深步、思磊等新区获得养蚕成功並得到较好效益的鼓舞带动下,有力地促进全镇蚕桑生产较大幅度的发展。全镇1984年冬桑地面积迅速扩大到173.2公顷,1985年已达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蚕区普遍存在着桑园偏 N 肥,养蚕用桑不够合理,浪费桑叶或饿蚕,以及簇中环境恶劣等问题,影响了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现有办法和经验的基础上,1986年在广宁县厚溪区欧岗坑村进行了不同用桑量和用不同施肥量的桑养蚕、使用不同规格的簇具上簇和不同簇中处理,对蚕茧产量和质量影响的试  相似文献   
3.
蚕桑生产的经济收益,是通过种桑,养蚕来体现的。桑叶搞高产比较容易,但在一般的饲养条件下,养蚕要获高产比较困难。同时饲养批次疏与密,对蚕造稳定与否,经济收益好与坏关系很大。要有好的经济收益,就是说消耗原材料最少,获得最大的产品价值。在饲料、蚕房、蚕具、技术等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区农村蚕茧,普遍取用人字架式焗蚕茧的,耗燃料多,成本高,易失火,不安全,茧质差.为了提高茧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近几年来,我们大力推广了土炉灶焗蚕茧的办法,保证了半干茧的上市,确保了蚕茧的质量.土炉灶焗茧具有五个优点:(一)构造简单.土木结构,就地取材,红砖泥砖均可,可以自己动手建造,  相似文献   
5.
蚕桑生产是密集型劳动的产业,而栽桑养蚕经济效益的大小,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开发省力栽桑技术体系,以达到省工省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蚕桑在农业生产中的竞争力,促进我省蚕桑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肇庆市地处粤西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河流众多,河滩地资源丰富,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适宜栽桑养蚕。西江流域劳动人民利用河滩地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据郁南县志记载:“万历十年丁粮碑四十四年题允水灾低洼地准改农桑…,四十七倾九十二亩…,”“今按近数十年蚕桑日盛,都城设有桑市,四乡亦有养蚕沽茧,自绪者若附城人家多缫丝自织…”。江河两岸人民群众利用河滩地从事蚕业生产,从有文字记载的明朝万历十年(即公元1583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大力开展利用河滩栽桑养蚕,发展农村经济,取得显著的成效,创造了许多经验。为了摸清和了解全市利用河滩地发展蚕桑生产,加速山区经济发展,使西江流域的农民尽快脱贫致富起来,  相似文献   
7.
蚕桑生产实行省工省力的改革,提高蚕桑在农业生产中的竞争力,是广大蚕桑工作者的心愿,也是蚕业老前辈对我们的期望。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当前种桑养蚕省工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肇庆市纱蒲农场,是一个粮、渔、果、蚕桑等多种经营的综合农场。其中有60亩桑地承包给10个场员家庭共17人,从而调动起场员的积极性。他们运用科学的种管养技术,全面开展省工、省力化管桑养蚕,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九八九年全场养蚕种435张,总产蚕茧10393.4公斤,总产值133791.96元,(其中蚕茧收入128559.96元,蚕沙收入5232元)总成本支出23533.25元,纯收入110258.71元,平均每人年生产蚕茧611.38公斤,产值7870.12元。总用工6311个(按每天8小时工作计算),平均每个劳动日生产蚕茧1.65公斤,每个劳动日值21.20元。(见附表)  相似文献   
9.
蚕桑生产能否发展的中心问题,是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只有蚕桑的经济效益好,种桑养蚕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和巩固。近几年来,肇庆市蚕茧生产能够稳步发展,除了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大力宣传贯彻茧价政策,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外,蚕户采取了科学的种养技术,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调动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在生产指导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一、要有利于发展蚕桑生产的茧价政策,才能调动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发展蚕桑生产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提高蚕桑的竞争能力。只有高产、高质量、高效益,才有生命力,蚕桑生产才赖以巩固和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须通过栽桑养蚕这两个环节来实现。但如何栽好桑养好蚕,高产稳产,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呢?笔者带着这个课题,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