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都有相当的影响和危害,而且在慢性中毒的情况下常可残留于禽肉和蛋品中,进而危害人类的健康。过去的20多年来,在对各种霉菌毒素及其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目前,预防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方法是尽可能减少饲料的霉菌污染及含毒量,然而要对每批所用的饲料进行毒素含量分析是难以  相似文献   
2.
鸡白痢病     
鸡白痢病,顾名思义,它的主要临诊症状之一是拉白屎,故俗称为"屙白屎"病.因此,不少人一旦看见鸡拉白屎,就认为鸡得白痢病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够全面的.正常的鸡,因为没有尿道,输尿管和生殖道都直接开口于消化道的末端称为泄殖腔的地方.泄殖腔从前往后分为三部分,依次叫做粪道、泄殖道和肛道.鸡尿的成分与猪、牛等哺乳动物不同,含有较多的尿酸和  相似文献   
3.
鸽毛滴虫是寄生在上消化道、对鸽危害较大的寄生原虫。不同品种与年龄的鸽几乎普遍带虫,它不仅可以引起幼鸽的发病和较严重的死亡,有时使正常的鸽呈现相当高的发病率,还可使未经免疫的鸽出现高达50%的致死率,给养鸽业造成一定的威胁。防治本病的药物,虽不断见有介绍,但鸽的饲料基本上仍用未经粉碎的作物原粒籽实料,不易混药,还有不少药物水溶性较差,药物来源不易解决的问题,给防治工作带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广东部分地区鸽沙门氏菌病的病原学特性。作者对广东地区4个不同类型鸽场和2个销售鸽的商业点发生的腹泻、慢性关节炎和运动神经障碍的病鸽进行了病原分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沙门氏菌的形态、染色、生化特性、抗原结构和药物敏感性等进行了研究,并用分离菌在幼鸽中人工复制了沙门氏菌病。此外,尚对感染途径、发病原因和病的防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番鸭“花肝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9年夏季开始,在广东省广州市郊、南海、花都等地的多个番鸭场,发生一种以病死番鸭的肝脏出现花斑样病灶为特征的番鸭病。此病因其肝脏特征性花斑样病变而俗称为“花肝病”。具有发病快、病程短、传播迅速、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使许多养殖户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极大地威胁着番鸭养殖业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类沙门氏杆菌病的发生近年来有普遍上升趋势,因此作为人类食物链中的禽肉、蛋及其制品的沙门氏杆菌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减少和消除沙门氏杆菌对养禽业的危害,保障人类的健康.除了积极改善家禽饲养公理中的卫生状况,做好生物安全性工作和消除饲料中的沙门氏杆菌污染等综合性措施外,免疫学防制(菌苗的研制和应用)是沙门氏杆菌控制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据报道,给鸡群接种沙门氏杆菌苗苗能为之提供理想的保护。试验证实.活菌苗能激发接种鸡的肠道局部免疫反应和全身性细胞介导免疫反应,从而抑制野强菌株的增殖和排菌,…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广东养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最近研制的产品—电解多维水溶性粉在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提高产蛋量及禽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增强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方面的效果,进行为期56 d的肉鸡饲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饲料添加剂有增强鸡的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率,从整体上提高鸡生产性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人们已认识到母源抗体具有抑制禽体对疫苗反应的能力。由于在种鸡群中采用了产生高水平免疫力的免疫接种程序,在后代雏鸡中便出现了与高水平母源抗体有关的种种问题,从而增加了人们的关注。综观免疫系统的特性及其不同功能,可知母源抗体对免疫应答的抑制效应并不总会  相似文献   
9.
鸡的免疫系统是指具有识别、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的一种特殊系统,包括胸腺、法氏囊、骨髓、哈德氏腺、脾脏、盲肠扁桃体等组织,以及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相关细胞。 在传染性病原(如细菌和病毒)侵染鸡体,激发机体免疫的最初阶段,必须有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参与和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当某种传染因子进入鸡体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