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动酶标免疫测试仪”(mini vidas),是用酶荧光分析技术(ELFA)通过固相吸附器,用已知抗体来捕捉目标生物体,然后以带荧光的酶联抗体再次结合,经充分冲洗后,通过激发光源检测,即能自动读出发光的阳性标本。其优点是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无传染危险。本仪器现能对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免疫化学等方面近80种项目进行检测。近年来生产厂商已对涉及食品工业卫生的致病菌及有害毒素的检测项目进行了开发,特别是对食品中李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和鉴定结果比较成熟,并已先后被美国FDA、AOAC、USDA等部门认可。本仪器在我国食品工业中作为卫生监测手段的报道尚未见到。随着国际和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卫生质量要求的日趋重视,以传统的检测方法,就显得手续繁琐,时间过长,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与法国生物——梅利埃公司合作,利用该公司提供的一套“自动酶标免疫测试仪”及有关配套试剂,在本实验室对冷冻生禽肉中沙门氏菌检测与传  相似文献   
2.
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早在1914年Barber已有报道,Deck(1926)所作的经典工作进一步证实由于食用葡萄球菌污染的蛋糕而引起食物中毒。自此以后,世界上很多的学者都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进一步证实了Deck的研究,特别是1948年前后美国食品和药物实验室的Carman和食品研究所的Surgallu及Bergdoll开始了对这一课题的多方面的研究。 至今在世界许多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还一直是食源性中毒的重要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无所不在,人和动物是其主要贮存所,该菌细胞在干燥情况下能生存数月,但极易受到热的破坏,在低温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疯牛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疯牛病在欧洲的发生和传播从1996年起在国际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重视,2000年10月以来,法国、西班牙、德国和丹麦在本地牛群中确诊发生疯牛病、英国又宣布他们在过去十几年中,曾向世界上70多个国家出口可能含有疯牛病病原的反刍动物肉骨粉,FAO警告疯牛病很可能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纷纷采取紧急措施,开展疯牛病普查和监测,加强预防控制管理,以防范疯牛病传人或控制蔓延。 疯牛病在医学上称为“牛海绵状脑病”(缩写为BSE)由英国兽医师惠特克大夫于1985年4月16日发现第一例病牛,随后在英国各地的牛群中陆续出现新的病例,到1987年底BSE的传播已蔓延到英格兰及威尔士各地的牛群。当时仅苏  相似文献   
4.
前言荧光抗体技术是建筑在现代免疫学基础上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和准确的特点,是近年来在医学及兽医学上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应用较广泛的一门技术。也是促进兽医科学发展上影响较大的一项新技术。四十年代荧光抗体的出现,对医学、兽医学的实验室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种  相似文献   
5.
荧光抗体技术是用荧光性染料与抗体结合,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特点,在荧光显微镜下能激发出特殊的荧光现象,以作为观察抗原——抗体的一种方法,因为荧光抗体法既是利用特异性极高的抗原——抗体反应,而又是在组织细胞标本上进行的,即将免疫学方法应用在组织化学的范围内,“它”使免疫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显微术的精确性结合起来,故又称为免疫组织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