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 , 袋料香菇已成为许多山区农村发展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 但在香菇栽培过程中 , 由于管理不够及时 , 或者碰上气侯异常、温差大 , 易形成一些畸形菇或劣质香菇 (统称菜菇 ). 这些劣质菇如果不作处理 , 直接作为鲜菇进入市场 , 售价甚低 , 而且销路不畅 . 如果将其烤制成干菇 , 不但可以升值 , 而且销路好 .   ……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12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粉料和颗粒料营养成分相同。试验结果表明,颗粒料能够提高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前期能够降低料肉比,而后期粉料的料肉比较低;能够提高腺胃和肌胃的重量;对小肠和大肠的重量和长度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藏羊BMP受体II(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 II,BMPRII)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其在藏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研究BMPRII基因在藏羊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随机选取年龄和体重相近的6只藏羊进行屠宰,采集各组织样品,提取总RNA并进行质量检测,利用RT-qPCR检测BMPRII基因在藏羊下丘脑、垂体、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卵巢、子宫、输卵管、瘤胃、十二指肠和背最长肌等13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分析BMPRII基因在藏羊各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和分布规律,并对藏羊BMPRII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应用生物学软件对其基因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BMPRII基因在上述13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子宫、卵巢和脾脏,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低。藏羊BMPRII基因CDS区序列长为3117 bp,编码1038个氨基酸。藏羊BMPRII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牛和牦牛的关系最近,与斑马和鸡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出发,提出“以人为本”构筑企业文化模式的论点;并结合农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及现行有关制度,阐述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应从企业管理制度的几个方面入手,使企业文化真正渗透到企业内部,以形成企业文化氛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目前,袋料香菇已成为浙江省山区农村发展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在香菇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够及时,或者碰上气候异常、温差大,易形成一些畸形菇或劣质香菇(统称菜菇)。这些劣质菇如果不作处理,直接作为鲜菇进入市场,售价甚低,而且销路不畅。如果将其烤制成干菇,不但可以升值,而且销路好。但一些农户由于烤制方法不当,同样的菇干,价格往往相差好几倍。几年来笔者对烤制香菇进行研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2、3分别用发芽小麦替代20%、50%、100%玉米的日粮。结果表明:0~6周基础日粮组的肉鸡的平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高于试验组,料肉比低于试验组,与发芽小麦替代20%和100%玉米差异显著(P0.05),与发芽小麦替代50%玉米差异不显著(P0.05)。适当比例发芽小麦替代玉米可以提高肉鸡的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0~6周肉鸡日粮中发芽小麦替代玉米的最佳量为50%。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Ⅱ(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Ⅱ, BMPRⅡ)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藏羊产羔性状的相关性。【方法】 以433只藏羊母羊为研究对象, 采用改良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proved multiple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 iMLDR)对BMPRⅡ基因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在藏羊群体中的多态性进行检测, 使用Haploview 4.2软件分析其连锁不平衡性并构建单倍型, 应用基因关联分析探究BMPRⅡ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与藏羊产羔性状的关联。【结果】 藏羊BMPRⅡ基因外显子12中存在6个SNPs, 分别为: g.90192 T>C、g.142532 C>T、g.142614 A>G、g.142751 T>C、g.143138 A>G和g.143189 G>A, 外显子3、9和13中各存在1个SNP, 分别为: g.143570 C>G、g.124843 A>C和g.145233 A>G, 这9个SNPs均为同义突变。9个SNPs中, 除g.90192 T>C外, 均存在3种基因型。多态信息含量分析显示, 群体在g.90192 T>C、g.142614 A>G和g.145233 A>G位点处于低度多态(PIC<0.25), 在g.124843 A>C、g.142532 C>T、g.142751 T>C、g.143138 A>G、g.143189 G>A和g.143570 C>G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χ2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 所有突变位点均未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相关性分析显示, 不同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藏羊产羔性状均无显著相关(P>0.05), 但g.142532 C>T位点CT基因型平均产羔数高于CC和TT基因型, g.142751 T>C位点CC基因型平均产羔数高于TT和TC基因型, g.143189 G>A位点GA基因型平均产羔数高于GG和AA基因型, g.143570 C>G位点CG基因型平均产羔数高于CC和GG基因型, g.145233 A>G位点GG基因型平均产羔数高于AA和AG基因型, 差异均不显著(P>0.05)。BMPRⅡ基因中除g.90192 T>C位点外的8个SNPs位点在藏羊群体中共形成14种单倍型(H1~H14), 单倍型与藏羊产羔数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BMPRⅡ基因g.142532 C>T、g.142751 T>C、g.143189 G>A、g.143570 C>G和g.145233 A>G位点对藏羊产羔数有一定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4种饲料原料及其不同含水率对粉碎特性的影响。选取玉米、豆粕、菜粕和麸皮4种饲料原料,分别在含水率为8%、11%、14%、17%的条件下进行粉碎,探究不同原料及其不同含水率对粉碎噪声、粉碎能耗、粉碎后物料温度、粉碎后水分损失及粉碎后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粉碎相同时间的条件下,含水率8%的玉米粉碎噪声显著大于含水率为17%的玉米(P<0.05);相同含水率下,麸皮的粉碎能耗显著高于其他3种原料(P<0.05);玉米随着含水率增加其粉碎后的温度显著增加(P<0.05);随着含水率的增加,4种原料粉碎后的水分损失率显著增加(P<0.05);同时,在11%和14%下粉碎后麸皮的水分损失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原料(P<0.05);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粉碎后的原料平均粒径显著增加(P<0.05);不同原料在粉碎相同时间后其平均粒径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豆粕、玉米粉碎后的平均粒径显著高于菜粕与麸皮(P<0.05)。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A(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ⅠA, BMPR-ⅠA)基因多态性对藏羊(Tibetan sheep)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以403只产单羔藏羊母羊和30只产双羔藏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proved multiple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 iMLDR)对BMPR-ⅠA基因两个SNPs在藏羊群体中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及其与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BMPR-ⅠA基因第8和第9外显子上检测到g.136901G>A和g.139032G>A两个同义突变位点。在g.136901G>A和g.139032G>A突变位点上均检测到GG、GA和AA三种基因型,其优势基因型均为GG,优势等位基因均为G;藏羊群体处于低度多态(PIC<0.25)。χ~2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g.136901G>A和g.139032G>A两个突变位点均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两个位点之间连锁不紧密。关联性分析结果发现,g.1369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