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修枝高度对西南桦拟木蠹蛾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西百色5年生西南桦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系列修枝高度开展西南桦修枝试验,调查修枝前以及修枝后3年内西南桦林分的拟木蠹蛾(Arbela spp.)为害状况,揭示修枝高度对拟木蠹蛾为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前以及修枝后3年内不同处理间西南桦林分总体感虫株率和受害单株虫口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修枝后修枝段的感虫率和虫口数均低于对照(未修枝)相应区段,其中6m和7m修枝高度处理中修枝段感虫率与对照组相应区段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而且使拟木蠹蛾在树干上的集中分布段提升1.5m以上;说明合理修枝能够显著减轻修枝段的拟木蠹蛾危害,从而提高修枝段的木材质量,为西南桦优质大径材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苹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Bremer et Grey)越冬蛹在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林中的空间分布格局,于2012年4月在广西百色市老山林场利周分场受苹掌舟蛾危害的西南桦人工林,随机抽取样树挖取距树基水平0~ 250 cm、距地表垂直深度15.1 cm以内的土壤调查苹掌舟蛾越冬蛹分布情况;采用6种聚集度指标和4种回归模型分析越冬蛹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苹掌舟蛾越冬蛹在西南桦林中主要分布在距树主干基半径0~150 cm、深度0~10 cm的土层;离样树基部水平距离越近及离地表越近的土壤区间分布越冬蛹越多,反之则越少.以聚集分布为主,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昆虫本身聚集行为或与环境异质性共同作用、环境因素作用等均可能是其聚集原因.这为今后苹掌舟蛾在西南桦林中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8年我国南方省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冰冻灾害天气,广西的八角林遭受严重危害。文中探讨八角的受灾等级以及灾后相应的补救与管理措施,以期尽量减少冰冻灾害给八角林带来的损失,尽快恢复八角生产。  相似文献   
4.
应用大规模收集的西南桦(Betula alnoides)种质资源在桂西地区进行种源家系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西南桦不适宜在海拔1 000 m以上以及典型干热河谷立地发展;3年生时其树高和胸径在种源间、家系间均差异显著(P<0.05),初步选择出一批优良的种源和家系。研究结果为桂西及其周边地区西南桦发展提供了初选的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5.
间伐和施肥是促进林分生长、缩短培育周期的重要森林经营措施。以广西百色10年生西南桦林分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间伐强度(0、15%、40%)、2种施肥水平(施1 kg N、P、K复合肥与不施肥)开展间伐施肥试验,探讨间伐和施肥处理对西南桦中龄林生长的影响,为西南桦大径材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间伐约2.5 a后,间伐对西南桦中龄林胸径、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增量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间伐与施肥的交互作用对胸径生长影响极显著;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西南桦平均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的增量逐渐增大,枝下高增量逐渐减小,树高和林分蓄积量无显著变化(P≥0.05);虽然施肥处理的西南桦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增量高于未施肥处理,但是两者间仅冠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2003~2007年,在广西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人工投喂、跟踪观察和解剖等方法对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的食物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再引入黑颈长尾雉选择的植物性食物有24科41种,取食部位有植物的花、果实、幼嫩的叶子和茎:动物性食物有蜈蚣目、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等4个目的昆虫。  相似文献   
7.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日活动规律及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12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引入黑颈长尾雉放归自然初期的活动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再引入黑颈长尾雉放归自然初期的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活动时间分配比例为:雄性:觅食40%,游走28%,追逐25%,警戒3%,静栖和其他的时间各2%;雌性:觅食65%,游走25%,静栖和其他各3%,警戒和追逐各2%。早晨下树后和傍晚上树前各出现1次游走和觅食高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