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10余年来,在我省一些规模化猪场的生长育肥猪群及种猪群中,经常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暴死症,该病起病急、多无先兆、病程短,往往死后才被发现。剖检病损以肠道(尤其是空、回肠)的弥漫性出血及肠腔内的血性内容物为其主要特征,故有“红肠病”之称。据1995年对...  相似文献   
3.
自流产奶牛分离的衣原体对哺乳仔猪、怀孕山羊、小白鼠、妊娠豚鼠、幼龄豚鼠和虎皮鹦鹉均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接种动物发生高热综合征、流产,肺炎、结膜炎、多浆膜炎、腹泻和消瘦等临床症状。对鹌鹑和鸽致病力弱。对鸡、鸭无致病力。不引起妊娠母猪流产。  相似文献   
4.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制备衣原体属特异性抗原,通过直接补反(DCF)和间接补反(ICF)对199份人工感染衣原体畜禽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一般在感染后7~15天,血清中补体结合抗体开始转阳,15~20天达最高峰,一般可持续2~3个月,少数至14个月仍保持阳性水平。用DCF检测,奶牛的阳性率为7.74%;绵羊的阳性率为29.91%。用ICF检测19个地、市38个场的922份猪血清,平均阳性率为28.31%;对一个正在发病的鸭场抽检77份血清,阳性率为66.23%;检测2个鸡场的219份鸡血清,全部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牛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呈地方流行性经过的人兽共患病,以母牛流产、犊牛肺肠炎、多关节炎、结膜炎、脑炎和公牛精囊炎等为其主要特征,常使养牛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许多研究者发现,牛罹患衣原体病时,由于并发或继发感染,常使病情复杂化,给病的诊断和防治造成很大困难。Mage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养猪事业的发展,一些地区兴建了一些不同规模的现代化养猪场,其中部分规模化养殖猪场都是在一些年代久远的中小猪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那种传统养殖中落后的卫生防疫措施,势必造成规模化  相似文献   
7.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衣原体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标准株沙眼衣原体 T_(55)株和鹦鹉热衣原体 B_(11001)株感染的鸡胚卵黄膜乙醚浸提抗原致敏的公绵羊红细胞和两个标准株的高免血清分别与湖北分离的4株鹦鹅热衣原体的实验感染动物的抗血清和乙醚抗原致敏的绵羊红细胞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双交叉反应,并与补体结合试验(CF)和间接补体结合试验(ICF)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HA 在检测衣原体抗体中能发生特异性的双交叉反应,而且重复性良好,比 CF 敏感8~16倍,比 ICF 敏感64~128倍。IHA 的效价高达1:4096~8192。用 IHA 和 CF 两法同时检测自然发病猪群的血清样品212份,阳性率分别为44.8%和44.3%,二者的符合率为98.9%。  相似文献   
8.
本病是由沙门氏菌中的猪副伤寒、猪霍乱菌、鼠伤寒菌等感染而引起的。猪霍乱菌过去曾被误认为是猪瘟的病原菌,呈现赤痢状态,或引起胃肠炎、口炎、关节炎等。本病几乎不如猪瘟那样迅猛流行,通常呈散发,局限在一定区域或养猪场发生。成年猪虽得本病,但主要是幼猪多发,危害也不小。饲养管理不当和气候反常,常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9.
大白猪Ⅱ系经过系统选育,主选性状指标已达:156日龄90千克体重;25~90千克期间耗料增重比2.88:1;90千克体重屠宰,胴体瘦肉率(去皮肌)62.38%,实现了预期的选育目标。同时,已在生产中推广。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近期又及时引入新的英国大白猪,果断地对Ⅱ系进行改造,结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Ⅱ系的胴体瘦肉率升到66%以上的水平,相应的眼肌面积增大,背膘显著变薄,臀部发育特别好。因此,这一方法也是迅速改变当前国内大白猪面貌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0.
用鹦鹉热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参考株B_(11001)和TE_(55)株以及湖北分离的鹦鹉热衣原体CJ_4、BP_(11)和CW_3株制备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抗原致敏红细胞能与以上菌株的63份高免血清和156份实验感染畜禽(猪、奶牛、绵羊、山羊、兔、豚鼠、鸡、鸭、鸽、鹦鹉、鹌鹑等)血清发生间接血凝(IHA)反应,效价达到1∶4096~1∶8192。血凝反应能被致敏用的SDS抗原所抑制。IHA试验与直接和间接补体结合(DCF和ICF)试验比较,IHA比后二者敏感16—32倍。IHA试验对204份人工感染后5—15天的畜禽血清的检出率为100%,而对149份正常卵黄膜免疫血清检测的结果全为阴性。用两种方法同时对湖北九个地区(市)的奶牛、绵羊、猪、鸭和鸡血样1918份检测的结果是:IHA的平均阳性率为17.73%(340/1918),CF的平均阳性率为15.28%(293/1918),二者的总符合率为86.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