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廉江县蚕种场自1981年建成投产后,到1991年春繁病毒率都很低,大多数是万分之几,最高的1986年春繁只有0.8%。1991年夏蚕种大缺,当时廉江县据不完全统计,调用了4省(区)10多个种场的蚕种。这些蚕种毒情不详,原蚕户也养了。到了秋养原种前的准备,全场当时工作运筹安排不当,投入原蚕区消毒的人力物力严重不足,消毒不彻底,导致秋制种微粒子病大暴发。当年秋制蚕种67594张,镜检蛾16851盒,有毒562盒,淘汰蚕种3960张,毒率为5.86%。1992年春繁,病毒迅速蔓延,制种53324张,镜检蛾  相似文献   
2.
今年,廉江县河堤公社夏插大队产茧量为533担,比去年405担,增产31.6%;蚕桑生产总值121203.06元,比去年增加14.82%。蚕桑生产增收,给夏插大队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第一,进一步增强了对发展蚕桑生产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帮扶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经过多方研究,最后定点帮扶遂溪县界炮镇西湾村。这次扶贫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过去扶贫就是送钱送物帮助解决贫困,属输血型,往往造成钱  相似文献   
4.
廉江蚕桑生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廉江市的蚕桑生产,据廉江县记载源于清同治年间,那时候的生产是量少而零星分散,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全县才有较快较大面积的发展,共有桑地面积133公顷,并办起了县蚕桑学校和蚕桑示范场,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后因自然灾害和工作上的失误,桑地面积大减,只剩下少量面积继续生产。  相似文献   
5.
廉江县河堤公社夏插大队务一生产队,位于九洲江下游。全队36户158人,共有耕地面积101亩。过去这些土地种水稻、番薯、甘蔗、黄红麻等作物。但历年生产发展较慢,社员分配水平较低。去年该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鼓舞下,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认真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调整  相似文献   
6.
我场始建于一九八一年,几年来生产的蚕种种质比较稳定,病毒率都控制在万分之八左右。但是今年(1986年)春繁生产的蚕种病毒率有所上升,为千分之八,比往年增加了近十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预感到今后的蚕种生产安全将受到严重的威胁。为此,春繁制种结束后,我们有针对性地拟订  相似文献   
7.
庞以瑛 《广东蚕业》2002,36(2):16-19
近年来,廉江市各级党政部门和有关单位在江泽民同志关于“三讲”学习的活动中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解放思想,大胆调整农业结构,大搞“三高”农业,把发展蚕桑生产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作为廉江经济新的增长点。在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广大农村搞“三高”农业急需要许多优良种籽种苗。为此,华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蚕业系为了适应这大好形势的要求,培育了桑蚕新品种芙蓉·57×782·湘晖(正反交),以期望推动蚕桑生产的发展,今年秋给我公司少量蚕种作农村中旬试验饲养,现把饲养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廉江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的北部,属亚热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全市人口140万,其中农业人口110万。耕地面积85933.3公顷(128.9万亩)。其中水田58266.7公顷(87.4万亩),旱坡地27666.7公顷(41.5万亩),还有河滩地20000公顷(30万亩)。流经本市境内的九洲江沿岸土地肥沃,极  相似文献   
10.
庞以瑛 《广东蚕业》2003,37(1):9-11
一、廉江蚕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廉江蚕桑生产有悠久的历史,据廉江县志记载,早在同治年间,良垌地区已有人栽种桑树,品种有鲁桑、浙桑两种。那时候种桑养蚕是原始、量少和零星分散的,直到解放前都未能形成大面积生产的气候。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广东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