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稻麦二熟区种草养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港市后塍镇地处江苏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水陆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可耕地面积2.1万亩。近几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做了各种探索和尝试,其中一条最成功的经验是种草养畜,从而走出了一条改粮种草-种草养畜-畜禽粪肥田的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区乳牛饲养迅速发展,乳牛饲养正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缺乏科学饲养乳牛的知识,大部分农户沿用传统的饲养方式来饲养乳牛.粗饲料以野青菜、水花生和农副产品为主,优质牧草利用甚少.为推广水稻后茬播种多花黑麦草,改善乳牛粗饲料品质,笔者于1999年春季进行了多花黑麦草饲喂泌乳牛的试验,获得了可喜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依据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优化控制技术,能使水稻高产更高产。笔者对水稻常规栽培超高产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家港市后塍镇学田村自1982年就开始生产平菇,至今已有20多年种植历史。近年随产业结构调整,该村的平菇生产总量不断提高。到2002年,全村共50户农户生产平菇,全年消耗棉籽壳340t,平菇生产面积达34万尺^2,平均每尺^2生产平菇1.211kg,总产达41.2万kg。按成本1元/kg计,年投入成本41.2万元。按平均零售价2元/kg计,年产值82.4万元。按平均每kg获利1元计,年总利润41.2万元,生产农户足不出户户均年可获利0.824万元。平菇生产周期短,一年四季均可生产。同一批菌,夏季为70d左右,冬季为90d左右,生产农户流水作业,分批次生产,一年到头,均有平菇出售。  相似文献   
5.
张剑雄  谷丰  朱波  周明华 《草业科学》2022,38(6):1012-1023
土地利用类型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分布,进而改变土壤碳氮循环过程.本研究对热水河小流域草地、灌丛和林地3种不同林草恢复措施下0?100 cm剖面土壤团聚体、碳氮及其他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探索适宜的林草恢复措施.结果表明:不同林草恢复对侵蚀区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和碳氮特征具有显著的影响.在0?10、10?30和30?60 cm各土层中,草地>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显著大于灌丛和林地(P<0.05),而在60?100 cm土层中,则表现为灌丛>林地>草地(P<0.05);土壤团聚体重量平均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分布趋势与大于0.25 mm粒级团聚体(the ratio of>0.25 mm aggregate,R0.25)相似.在0?10和10?30 cm土层中,草地总氮和有机碳含量显著大于灌丛和林地(P<0.05);但随土层加深,草地深层土壤碳氮含量分布减少,在30?60和60?100 cm土层中,土壤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分布趋势表现为灌丛>林地>草地(P<0.05);此外,草地碳氮计量比在3种土地利用中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碳氮含量与土壤pH、土壤机械组成等土壤性质密切相关.MWD与pH极显著正相关(P<0.01),GMD与pH和粉粒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R0.25与土壤机械组成极显著相关(P<0.01),与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则显著相关(P<0.05);土壤总氮和有机碳含量与pH和粉粒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砂粒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表层土壤中草地具有较好的稳定土壤结构,具有稳固碳氮的作用,而在较深土层中,灌丛和林地等植被恢复措施的团聚体稳定性较强,碳氮含量也较高.本研究为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多花黑麦草饲喂泌乳牛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区乳牛饲养迅速发展,乳牛饲养正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缺乏科学饲养乳牛的知识,大部分农户沿用传统的饲养方式来饲养乳牛。粗饲料以野青菜、水花生和农副产品为主,优质牧草利用甚少。为推广水稻后茬播种多花黑麦草,改善乳牛粗饲料品质,笔者于1999年春季进行了多花黑麦草饲喂泌乳牛的试验,获得了可喜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