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987—1996年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水地育种室选育成功井通过山西省和国家审(认)定品种有晋麦30号等8个。10多年来这些品种一直是晋南麦区的主流品种。晋麦31号、45号还推广到陕西、河南、江苏、安徽等省。本文通过对10多年来小麦育种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对8个育成品种的生态特点、应用情况、选育系谱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小麦高产育种目标和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参加区试的29个小麦品系的粒形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发现粒宽和粒长之比值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育种早代对产量性状选择时,可以此指标进行初选。但其决定系数为r2=0.4379**,尚有56.21%的变异由其它因素决定,故在选择时,还要综合考虑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山西南部小 麦生产上近 10 年 来推广种 植的 9 个当 家品种的 分析,阐述 了晋南水 地高产小麦品种生态型的主要特性,考察 了 9 个品 种的系谱与遗传组成特点,并由此提 出了选育本区生 态型高产小麦品种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主要性状的密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密度设置为基础,对晋南冬小麦主要性状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穗数、穗粒数、株高等性状在高、低密度下的差异较大,这些性状在杂种后代选择中宜在高密度下进行,选择单株的基本苗以150万苗/hm2为宜,选择单穗的基本苗以225万~300万苗/hm2为宜。叶面积系数在基本苗200万苗/hm2密度下相对较小,此叶面积系数条件下库、源、流较协调,同化物生产积累最经济。在当地水肥条件下,大田生产基本苗以300万苗/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先后育成 30多个小麦品种 ,产量几上台阶 ,主要农艺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 ,大体趋势是冬性强度减弱 ,株高明显下降 ,收获指数大幅度提高 ,产量潜力明显增大 ,品质性状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从临汾号小麦品种的演变规律及社会需求来看 ,今后小麦育种目标应为多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益综合优异类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杉木文献的数量、类型、文献源、刊载文献的期刊类别、文献作者和文献内容等方面的调查统计,找出了杉木文献公布的一些规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杉木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晋南冬小麦品种更替与再高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南部冬小麦主产区近半个世纪以来 ,由于多次品种更新 ,单产由 2 0世纪 50年代的6 34.5kg/hm2 提高到 90年代的 2 70 1.5kg/hm2 ,总产由 73.7万t增加到 2 6 9万t。分析品种演变规律和高产潜力 ,提出今后育种目标 :株形紧凑 ,叶片上举 ,株高 75~ 85cm ,穗数 52 5万~ 6 0 0万 /hm2 ,尽可能提高穗重 ,并把优质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及其分析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经过试验,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高产稳定性,计算简便且分析容易,但比较粗放。回归系数座标分析法较为详细准确,缺点是比较繁琐。所以在对区试结果不需详细分析时,用高稳系数法较简便容易;如需详细分析时,则用回归系数座标分析法较准确可靠。同时对几种品种稳定性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回归系数的大小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品种间稳定性差异程度的大小,其对稳定性的代表性要准确于其他稳定性参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