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
反刍动物长效微量元素添加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元素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逐渐加快的过程。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当一些微量元素如硒(1957年,由Schwards等证明)、砷等被证明为动物所必需后,其研究及应用方才真正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选用8周龄共360只体重相近的海兰褐壳蛋鸡,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在蛋鸡采食其它营养成分相同的情况下.配制不同梯度的能量饲料,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见蛋日龄提前。但见蛋后,高能Ⅰ组和低能Ⅱ组产蛋率上升较慢。随着能量的降低,到达产蛋率峰值的时间推迟,峰值以对照组最高,低能组居中,高能组最低。峰值后,高能Ⅰ组产蛋率迅速下降到35周龄的4.29%,高能Ⅱ组下降到46周龄的13.57%,而其它各组在37周龄前维持较高的产蛋率70%左右,到46周龄仍维持在41%以上。其平均产蛋率为对照组〉低能Ⅰ组〉低能Ⅱ组〉高能Ⅱ组〉高能Ⅰ组。22周龄前,体重随能量水平的增加而提高。28周龄各组体重均达到峰值,峰值后,除高能Ⅱ组体重基本平稳外,对照组、低能Ⅰ组和低能Ⅱ组体重逐渐降低,而高能Ⅰ组体重却迅速下降。除高能Ⅰ组蛋重明显低于其它各组,且变化曲线不规律外,其它各组符合蛋重的变化规律。蛋鸡存活率以高能组最低,低能组居中,对照组最高。腹脂率随能量水平的升高而提高,以高能Ⅰ组最高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高腹脂与低产蛋率相关。  相似文献   
3.
日粮能量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周龄共360只体重相近的海兰褐壳蛋鸡,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在蛋鸡采食其它营养成分相同的情况下.配制不同梯度的能量饲料,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见蛋日龄提前。但见蛋后,高能Ⅰ组和低能Ⅱ组产蛋率上升较慢。随着能量的降低,到达产蛋率峰值的时间推迟,峰值以对照组最高,低能组居中,高能组最低。峰值后,高能Ⅰ组产蛋率迅速下降到35周龄的4.29%,高能Ⅱ组下降到46周龄的13.57%,而其它各组在37周龄前维持较高的产蛋率70%左右,到46周龄仍维持在41%以上。其平均产蛋率为对照组〉低能Ⅰ组〉低能Ⅱ组〉高能Ⅱ组〉高能Ⅰ组。22周龄前,体重随能量水平的增加而提高。28周龄各组体重均达到峰值,峰值后,除高能Ⅱ组体重基本平稳外,对照组、低能Ⅰ组和低能Ⅱ组体重逐渐降低,而高能Ⅰ组体重却迅速下降。除高能Ⅰ组蛋重明显低于其它各组,且变化曲线不规律外,其它各组符合蛋重的变化规律。蛋鸡存活率以高能组最低,低能组居中,对照组最高。腹脂率随能量水平的升高而提高,以高能Ⅰ组最高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高腹脂与低产蛋率相关。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0~6月龄黑白花公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乳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内容物其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均高于十二指肠;小肠不同部位的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高于回肠和十二指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长;小肠不同部位的乳糖酶活性不同,空肠和十二指肠乳糖酶活性高于回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小肠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提出,牧区畜牧业要将草原建设与畜牧生产并举,实现草畜同步增长。大中城市郊区和人口稠密地区要及时把畜禽养殖的环保工作提上日程,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要建有配套的污染治理措施。严格控制畜禽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依法加强对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使用的管理与监督,提高畜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广辟饲料来源,据了解,除粮食外,我国每年约有1600万吨饼粕、3000万吨糠麸、4000万吨糟渣、5亿吨农作物秸秆,还有大量畜禽屠宰和轻工业下脚料,我国今后将加强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以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的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6.
Cu、Zn、Se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rman指出,约85%的家畜疾病与营养有关。微量元素作为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直接参与动物的免疫,维持机体免疫机能,减少疾病发生。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微量元素是通过酶及其自身抗氧化特性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的。本文主要阐述Cu、Zn、Se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1影响免疫力作用的机理铜是通过由它构成的酶组成机体防御系统,起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O2-,它既是机体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又可直接或间接发挥强氧化剂作用,引起蛋白质变性,核酸变性,多糖降解及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对机体造成损伤,降低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黑白花公犊牛21头,研究我国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0~6月龄犊牛胰腺与小肠中主要消化酶的发育规律和变化模式。结果表明:小肠中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随月龄的增长而增强,且在空肠段中酶活性均较高,6月龄分别达到11.73、914.03U/g蛋白质和423.23U/g蛋白质,乳糖酶则随月龄的增长活性降低;胰淀粉酶活性随月龄显著增长(P<0.05),0月龄胰脏内淀粉酶活性为177.19U/g蛋白质,2月龄酶活达5605.67U/g蛋白质,比0月龄增长32倍;脂肪酶活性0~1月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2月龄酶活显著增高(P<0.05)。由此可见各种消化酶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它们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空肠是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0-6月龄黑白花公犊牛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及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犊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十二指肠.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