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iRNAs是一类长约22 nt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主要与靶基因的3′UTR结合参与生物体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过程。已经证实许多miRNA通过对靶标的调控,在支原体肺炎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验证miRNA-411a与预测的靶基因 FLT3间存在相互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其二级结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iRNA-411a的正常表达和过量表达后靶基因 FLT3的相对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miRNA-411a与其靶基因 FLT3能形成典型的二级茎环结构;在过量表达miRNA-411a后,其靶基因 FLT3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miRNA-411a是通过与 FLT3的3′UTR结合而发挥作用,确定 FLT3是miRNA-411a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药复方对实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该中药对成年经产高龄母猪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效果。对102只3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用维甲酸造模并进行中药防治试验,造模结束和药物治疗结束后对大鼠进行骨密度检测、骨组织形态检测与血液生化指标(Ca、P、BALP和TRACP-5b)检测。同时,将35头6胎~8胎经产高龄母猪,4岁~5.5岁体重220kg^300kg长大二元杂母猪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复方高、中、低(B1、B2、B3)3个剂量组,连续给药20d,检测母猪血液生化指标(Ca、P、TRACP-5b、CTX-Ⅰ、BALP和PINP)。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血清水平有显著降低,骨密度增加,骨微观结构得到改善;与空白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母猪血清BALP及PINP水平显著升高,TRACP-5b及CTX-Ⅰ水平显著降低。结果表明该中药复方制剂对大鼠和猪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尿道狭窄是指尿道管腔任何部位的异常狭小导致尿道内因阻力增加而产生的排尿障碍性疾病。尿道狭窄患犬常因尿液长期滞留造成尿路反复感染,最后引起肾功能衰退甚至出现尿毒症,还可引起膀胱破裂,造成腹腔漏尿、感染等,严重影响患病动物身体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尿道狭窄形成与组织瘢痕有密切关系。P.Bosnjakovic等~([1])研究指出,尿道狭窄的病理学改变是创面过度修复,产生增生性瘢痕,进而破坏尿道的完整性,造成功能性障碍。曹军等~([2])的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犬急性肾毒性肾损伤标志物,建立急性肾毒性肾损伤模型,检测肾脏不同损伤程度下试验犬尿液和血液中4种肾损伤标志物浓度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病理学验证此变化与肾脏损伤是否具有相关性;通过血清肌酐、尿素氮检查验证此变化是否能快速、灵敏地反映肾脏损伤。结果表明,尿液中4种肾损伤标志物浓度动态变化与肾脏损伤具有良好相关性,在肾脏损伤早期浓度即开始显著升高,且时间均早于肌酐和尿素氮,因此均可作为犬急性肾毒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敏感标志物。血液中4种肾损伤标志物浓度动态变化与肾脏损伤具有良好相关性,其中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肾损伤分子(KIM-1)均在肾脏受损早期显著升高,时间均早于肌酐和尿素氮。说明NAG和KIM-1可以作为犬急性肾毒性肾损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随着走入家庭的伴侣动物数量增长,其发生内科疾病和就诊率均在逐步上升,而肾衰竭是其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提高伴侣动物肾衰竭的治愈率,作为医学上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开始被应用于伴侣动物的肾衰竭治疗中。论文介绍一例利用间歇性血液透析对犬急性肾衰进行治疗并通过其生理指标的检测观察判定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伏马毒素是镰刀属真菌产生的毒素,可污染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目前已发现的伏马毒素有28种,分为FA、FB、FC、FP四大类。而B1型伏马毒素是所有类型中污染最广泛、毒性最强的一种。FB1通过抑制神经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发挥其毒性作用,并可经食物链传播,严重危害畜禽和人类的健康。论文主要对FB1的毒性作用及检测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为进一步研究FB1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正猫胆囊囊肿可分为获得性囊肿或先天性囊肿。获得性囊肿通常独立发生,其囊中有胆汁或血液,这些囊肿形成时有炎症过程,此过程与慢性胆管肝炎或肿瘤等相似。胆囊先天性囊肿通常可与其他器官的囊肿同时发生,先天性囊肿常见于波斯猫和喜马拉雅猫,但并非总与多囊性肾病有关。猫胆囊囊肿内容物通常清亮而无细胞,但随着发展,其可压迫邻近的实质器官,导致继发性炎症及纤维化。1临床症状病猫为3岁母布偶猫,其免疫完善,体重  相似文献   
8.
组织粘合剂是外科手术中帮助软组织粘合修复的一种人工制剂,常用于止血,闭合伤口和瘘管修复等。组织粘合剂大约分五种类型:氰基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纤维蛋白胶、硫酸软骨素乙醛、水凝胶和多糖类等,临床应用最多的为α-氰基丙烯酸酯。犬角膜损伤主要由外伤、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引起,常需外科手术进行修补。1试验材料1.1试验动物体重3~5 kg、5月龄的本地家犬2只。1.2药品Dermafuse组织粘合剂,硫酸阿托品,异氟烷,丙泊酚,新洁尔灭、阿莫西林、氯霉素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1.3器械与设备眼睑撑开器、留置针、手术刀、眼科手术器械、眼科显微镜、呼吸麻醉机等。2试验方法2.1动物饲养与分组犬饲喂常规商品狗粮,自由采食、饮水,单笼饲养。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快速可视化检测绵羊生长分化因子9基因(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G1突变的方法,针对绵羊GDF9基因G1突变设计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特异性引物,并在其下游引物3′端的第2—4位碱基处设计额外的错配以筛选特异性最佳的引物对,将改良的ARMS与核酸染料SYBR GreenⅠ结合,可视化检测GDF9基因G1突变。结果显示,改良的ARMS特异性引物能够区分突变型和野生型,通过整合改良的ARMS与SYBR GreenⅠ可视化检测G1突变,发现已知突变型样本显示亮绿色,而已知野生型样本显示橙黄色,两者颜色变化明显。采用建立的可视化检测绵羊GDF9基因G1突变的方法检测25个小尾寒羊样本,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区分绵羊GDF9基因G1突变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其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准确度高达100%。可见,建立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绵羊GDF9基因G1突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