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9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2篇
  26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杏鲍菇多孢分离菌株的ISSR、RAPD分子标记和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得出子代杏1、杏3、杏4与出发菌株湘杏98有拮抗线,杏1、杏2、杏3、杏4四株子代均有明显的拮抗线。16条ISSR引物和19条RAPD引物分别扩增出99、154个条带,多态性条带分别占48.48%、61.00%;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分别为0.63~0.86、0.57~0.83。湘杏98、杏2、杏3在2种标记的聚类结果上存在差异。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从表型上(拮抗线有无)反应了菌株的遗传变异。RAPD标记遗传相似系数小于ISSR标记,表明ISSR标记更适合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高接换种后的鸡嘴荔初结果树采用不同的保花保果措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花期环剥等处理有利于提高坐果率,主干螺旋环剥处理与对照的相对坐果率提高了12.6%,对减少鸡嘴荔落果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香蕉皮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可医治由真菌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症。香蕉皮还有止烦渴、润肺肠、通血脉、增精髓等功效。将香蕉皮捣烂加上姜汁能消炎止痛。用香蕉皮搓手足,可防治皲裂、冻疮。除此以  相似文献   
4.
研究低能量水平下不同蛋白和蛋氨酸水平日粮对蛋鸡高峰期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200只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24只鸡,饲粮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选用蛋白和蛋氨酸作为2个试验因子,能量选用10.89MJ,蛋白和蛋氨酸各选用3个水平,分别为15.3%、15.9%及16.5%和0.29%、0.34%及0.39%,对照组采用国标(2004)营养需要设计。试验结果表明:1)蛋氨酸水平在0.29%~0.39%,蛋白在15.3%~16.5%时,对高峰期海兰褐壳蛋鸡的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2)日粮能量质量浓度为10.89MJ时,海兰褐壳蛋鸡取得最佳生产性能的蛋白水平为16.5%,蛋氨酸添加量为0.34%。  相似文献   
5.
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Roxb.)原产于哥伦比亚,是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选育而成。皇竹草为多年生直立丛生的禾本科植物,一般种植一次可连续利用10年左右。它的外形类似小斑竹,但高大粗壮,亩产鲜草量可达1525 t,被誉为牧草之王,故名皇竹草。2004年春,在江苏省东海县及毗邻县引种皇竹草,于2005年9月15日由连云港市畜产品检测中心对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现将其饲用价值介绍如下。1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皇竹草生长快,当年培栽的幼苗,平均分蘖12株。植株高度4·5 m,茎粗2·8 cm,叶长160 cm,叶宽4·4 cm。在日平均气温15℃以上时每个月刈…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以来,我国部分省份再次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个别地方也发生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死亡的情况,使我国养禽业遭受了重大损失,同时也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暴露了我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诸多漏洞。笔者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这些漏洞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就如何应对提几点建议,供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7.
高接换种是实现杧果品种更新换代,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广西百色杧果产区,最常用的杧果高接换种方法是:采果后对主枝或副主枝短截修剪促发新梢,翌年在新梢上进行嫁接换种,虽然嫁接成活率高,但高接树要间隔1 a后才能挂果.  相似文献   
8.
从单穗、单株和植株群体三个方面调查分析了石硖龙眼的雌雄花开花特性,结果表明:石硖龙眼的雌雄花交替开放顺序是雄—雌—雄,植株群体的花期和雌雄花开放相遇时间比单穗和单株的长,更有利于授粉受精;雌花在开花后18~22d为落花高峰期,雄花在开花后10~14d、14~18d和18~22d分别出现3个落花高峰。开花后25~41d落果最多,出现第1个落果高峰,50~65d出现第2个落果高峰。  相似文献   
9.
花后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台农1号杧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杧果坐果率与开花后温度和湿度条件的关系,以台农1号杧为试材,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计算分析了80个温度和湿度自变量与不同时期坐果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花后14d的坐果率受温度和湿度条件影响最大。(2)花后7d两性花坐果率与花后1~6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直线线性负相关,与花后1~2d、1~4d、1~6d的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最低温度、>10℃积温无显著相关关系。(3)花后14d坐果率与花后6~10d的平均最高温度、4~10d平均温度、2~10d平均最低温度、4~14d>10℃积温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相关;与花后1~14d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呈显著的多项式线性相关;与花后1~14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的直线线性负相关。(4)花后25d坐果率与花后1~10d的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温度、>10℃积温以及花后1~14d平均最高温度呈显著的多项式线性相关。(5)有利于花后14d坐果的花后4~14d的下限平均温度为20.6℃,最适温度为24.7℃。  相似文献   
10.
栽桑养蚕是我国具有5 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目前大力发展多元化蚕桑产业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在开发休闲蚕桑产业上具有一定的经验,我们从凤凰沟风景区开发休闲蚕桑产业的环境优势、蚕桑资源优势、蚕桑科研与产业优势入手,阐述了凤凰沟风景区目前开展的蚕桑科普体验、休闲观光旅游、蚕桑产品开发的3种模式,建议从科学构建休闲蚕桑的分类梯度体系、加大休闲蚕桑产业开发的扶助与服务力度、建立科技人才保障及增强休闲蚕桑的理论意识等方面发展休闲蚕桑,实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