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喹啉类添加剂和不同浓度梯度喹羟酮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喹羟酮和喹烯酮显著提高了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对肉鸡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明显提高了肉鸡肌肉中RNA和DNA含量。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0mg/kg或75mg/kg喹羟酮可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可显著降低小肠重量。上述结果证明,喹羟酮可促进肉鸡生长,有利于氮的利用。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mg/kg喹羟酮可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磐安县蚕桑生产自1983年分县以来 ,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 ,尤其是1995年茧丝行情暴跌 ,桑园面积由580hm2 锐减至123hm2,减幅达78.7% ,出现了茧子卖难的问题 ,农民由此认识到需要一种合作经济组织连接市场。1998年4月 ,磐安县新渥供销社牵头创办的“磐安县蚕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三年多来 ,合作社按“章程”规定 ,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履行产供销一体化的职能 ,积极开拓经营市场 ,逐步形成了“农户 +基地 +专业合作社 +市场”的产业化之路。2001年4月和6月分别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全国…  相似文献   
3.
磐安县蚕桑生产是实施"生态富县"战略的绿色产业之一,自1996年实行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到1998年成立县蚕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在蚕桑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感到产业龙头的带动力不够强,产业基础不稳固,产业链条欠牢靠,具体表现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机制有待完善,蚕茧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有待提高,品牌化经营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磐安县于1996年实行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原由县农业局承担的蚕种供应、技术服务归并县供销社,由县供销社负责全县蚕桑生产、管理、收烘职能,促进了蚕桑产业化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增效,2003年全县蚕茧产量、蚕茧收入分别比建社前增长了82.4%和158%,走出了"专业合作社 农民 市场"的产业化之路.2001年,蚕桑专业合作社被全国供销总社命名为"全国供销社系统示范专业合作社",被浙江省政府确认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