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正> 所谓技术开发,是指科学上的发现或发明,通过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转化为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从广义上讲,技术开发应包括与新产品、新技术发展相联系的定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直到生产的全过程(金良浚,研究开发管理:219,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这里讨论的是狭义的技术开发,不包括基础研究,仅仅由蚕业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直到生产的过程,而重点放在从开发研究到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 苏联位于欧洲东半部和亚洲北部,总面积约2240万平方公里,人口27509万(1984年联合国公布数)。其中农业人口3839.1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0%。可耕地22750万公顷,人均耕地0.83公顷,务农劳力1913.5万,每劳负耕11.89公顷。农业在苏联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据1983年统计,农林部门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为20.3%,仅次于工业(46.4%),是苏联第二大产业部门。其中畜收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肉类和绵羊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11%以上。种植业中,马铃薯、向日葵、麻类(亚麻和大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小麦和棉花产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一、蚕业历史和现状苏联蚕区主要分布在中亚细亚和外高加索一带。这些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沿途地带。约公元四世纪,我国养蚕技术传入费尔干流域,后经中亚至里海、黑海沿岸地  相似文献   
4.
5.
新世纪中国蚕丝业发展趋势与对策(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中国蚕丝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7.
<正> 日本是世界蚕业生产主要基地之一,研究日本蚕业经济沿革变化,对于把握世界蚕丝业动态有重要作用。曾称雄世界达半个多世纪的日本蚕业,当今却衰退之势难已,定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本文通过对日本蚕业经济衰退原因的分析,还可以从中吸取有益教训,为促进我国蚕丝业持续繁荣服务。由于条件限制,所述观点实属初浅,有的可能有误,欢迎批评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 蚕业的企业生产结构,是指蚕业与其它种植业、养殖业与工副业相互结合,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和生产结构关系。研究蚕业企业生产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继承我国传统蚕业经营模式,取得最佳经济效果。本文通过对我国蚕业企业生产结构主要模式的简介,意在抛砖引玉,供研究时参考。一、“桑基鱼塘结构”据考,我国“桑基鱼圹”生产结构始于十五、六世纪之间,距今己有数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9.
<正> 一、蚕业产品成本的概念从理论上讲,任何产品的价值均由C+V+M三部分组成。C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V指劳动者为自己所需生活资料而进行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指劳动者为社会需要提供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其中C+V以货币表现,即为成本,M为纯收入。在实践中,为便于成本计算,根据各部分价值的特点,把成本费用分为四大  相似文献   
10.
<正>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面积85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3264.8万(1984年联合国公布数),其中农业人口4656.2万,耕地面积约4.5亿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9.5亩。农业是巴西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资源丰富,经营项目繁多。种植业除粮食作物外,咖啡、香蕉、甘蔗、可可、柑桔、烟叶、棉花等在世界上占居重要地位。一、蚕业经济发展概况巴西蚕业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由意大利移民引进,后经日本移民继承发展。蚕区集中于东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六十年代以前,几乎全部集中于圣保罗州。七十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