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深加工副产品饲料营养价值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0只成年新扬州母鸡分为4组,用套测法测定玉米蛋白饲料和玉米皮干物质及总能利用率和代谢能值,并分别与查表值及相关回归公式的推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玉米蛋白饲料的表观代谢能(AME)为9.74MJ/kg,干物质利用率为26.82%,总能利用率为44.33%;玉米皮的AME为2.32MJ/kg,干物质利用率为3.63%,总能利用率为10.61%。通过比较得到,由于不同来源的原料其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对某一具体新原料营养价值的确定,不能盲目使用查表或用某些回归公式推算后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钙和非植酸磷水平的日粮和植酸酶对黄脚麻母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黄脚麻母鸡1440只,随机分成高钙磷组、中钙磷组、低钙磷组和植酸酶组(200 g/t),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60只。试验分为4个阶段,1 ~ 14、15 ~ 28、29 ~ 43日龄和44 ~ 60日龄。1 ~ 14日龄:钙、非植酸磷水平依次为0.95(0.38)、0.85(0.34)、0.75(0.3)、0.75(0.3)|15 ~ 28日龄:钙、非植酸磷水平依次为0.85(0.34)、0.75(0.3)、0.65(0.26)、0.65(0.26)|29 ~ 43日龄:钙、非植酸磷水平依次为0.75(0.3)、0.65(0.26)、0.55(0.22)、0.55(0.22)|44 ~ 60日龄:钙、非植酸磷水平依次为0.65(0.26)、0.55(0.22)、0.45(0.18)、0.45(0.18)。结果表明:各组黄脚麻母鸡的初始重、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 > 0.05)|与其他组相比,植酸酶组40日龄黄脚麻母鸡的血清磷含量显著提高(P < 0.05)。综上,适当降低日粮钙磷水平,对1 ~ 60日龄黄脚麻母鸡生长性能和血清钙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在黄脚麻母鸡低钙磷日粮中添加200 g/t植酸酶可显著提高40日龄黄脚麻母鸡血清磷含量。 [关键词] 植酸酶|钙磷水平|黄脚麻母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产地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生物学效价。试验选用9个不同产地的DDGS,并对其总能(GE)、粗蛋白(CP)和氨基酸(AA)进行测定。随后选用25日龄的黄羽肉鸡(优麻)200只,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采用套算法和全收粪法测定9个产地DDGS的表观代谢能(AME)、CP和AA代谢率。结果表明,试验用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平均AME为12.43 MJ/kg,RSD为11.14%,以协A最高,莱芜最低(P0.05);试验用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平均CP代谢率为77.98%,RSD为8.22%,各产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用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AA代谢率(AAA)RSD大于10%的AA有6种,且AAA占前三位的个数排序为:海美A莱芜安A=柠檬协A美B=安B协B。由此可见,不同产地DDGS在黄羽肉鸡上的生物学效价不同,其中以协A的AME最高,海的AAA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体外加酶预消化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与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用28日龄断奶杜长大仔猪80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饲喂基础饲粮颗粒料(Ⅰ组)、基础饲粮预消化颗粒料(Ⅱ组)、普通加酶饲粮颗粒料(Ⅲ组)、加酶预消化饲粮颗粒料(Ⅳ组),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Ⅳ组仔猪日增体质量(P<0.05)和饲料转化率(P<0.05)显著高于Ⅰ和Ⅱ组,腹泻率极显著低于Ⅰ、Ⅱ和Ⅲ组(P<0.01);Ⅳ组仔猪能量和钙表观消化率均高于Ⅰ和Ⅱ组(P<0.05),但与Ⅲ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仔猪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和Ⅱ组(P<0.01),Ⅳ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虽略有提升,但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加酶预消化饲料可提高断奶仔猪对饲料养分的消化,进而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5.
黄鸡的皮肤着色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当前黄鸡养殖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对肉鸡皮肤着色的相关研究,综述了黄鸡皮肤着色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牧草资源大国,常见牧草资源丰富,但利用率需进一步提高。鹅属于特殊的食草性家禽,与鸡、鸭相比,鹅能够更好地利用牧草中的纤维物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文章总结了常用的牧草资源的利用现状、营养价值及其在鹅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牧草在鹅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 合成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发现,进而确定了10种必需氨基酸,为合成氨基酸的商业应用奠定基础; 2 理想蛋白概念多种蛋白原料的搭配组合以获得氨基酸平衡;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饲粮中不同葵花粕用量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1日龄雌性黄羽肉鸡2240只,分为0%(对照组)、5%、10%、15%共四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70只。保证各组的主要营养水平一致,试验共7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使用15%的葵花粕对黄羽肉鸡前50 d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 0.05);与对照组相比,15%葵花粕组51~70 d的日增重显著降低了8.8%(P <0.05),51~70 d和1~70 d的料肉比分别显著增加了11.5%、4.3%(P <0.05);5%、10%、15%葵花粕组的全净膛率分别显著降低了2.8%、2.3%、2.6%(P <0.05),腹脂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1.2%、28.1%、33%(P <0.05);肌胃率分别显著增加了13.6%、14.8%、19.8%(P <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前中期使用15%的葵花粕,后期使用10%的葵花粕不会显著影响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但使用葵花粕会降低黄羽肉鸡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玉米粉碎粒度对21~60日龄江南白鹅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健康相似的21日龄江南白鹅3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分别饲喂几何平均粒径为324、595μm的玉米型日粮,试验周期为40 d。结果表明:与细粉组相比,粗粉组江南白鹅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有提高末重的趋势(0.05相似文献   
10.
加酶饲料预消化处理工艺参数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提高饲用酶制剂的使用效果 ,在使用方法上 ,一方面是采用稳定剂进行包被以保护酶制剂免受环境中pH值及金属离子浓度等化学因素对酶制剂分子结构与活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运用表面喷涂等工艺方法以保持酶的活性免受饲料制粒工艺中的高温高压等物理因素的不利作用。一般认为 ,加稳定剂处理的酶在 60~ 65℃制粒过程中酶制剂活性可保持 80 %左右 ,若考虑灭活沙门氏菌 ,制粒温度则需提高至 85℃以上或需经膨化处理 ,在此情况下最耐高温的酶制剂也将会失活。因此 ,使用稳定剂不仅会使配合饲料的生产成本增加 ,而且对饲料产品的质量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