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农户饲养条件下不同引入品种 (短角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 )与云南滇东北本地黄牛的杂交F1代及本地牛的初生 ,6 ,12 ,18,2 4月龄体重、体尺测定以及经济效益调查分析表明 :(1)滇东北本地黄牛经杂交改良后 ,胸围、十字部高等主要体尺都有极显著提高 ;初生重和各月龄体重均有显著提高 ;(2 )调查 12 1头市场交易牛发现 ,养一头杂交牛的经济收入比养本地牛高 4 9%~ 2 31%。 (3)从建立长期的肉牛杂交改良体系角度考虑 ,在云南省东北部地区 ,首先应使用短角牛、安格斯牛等中小型肉牛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 ,然后再用西门塔尔牛杂交。  相似文献   
2.
对 2 2 4只云岭黑山羊及其杂交羊在夏季用CIDR孕酮栓 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结果表明 :①总体发情率为64 73 % ,移植率为 47 3 2 % ,其中发情羊在撤栓后 48小时内 10 0 %发情 ,同期化程度高 ;②楚雄羊 (n =44只 )、师宗羊 (n =96只 )、文山羊 (n =71只 )和杂交羊 (n =9只 ) ,发情率分别为 :5 2 2 7%、65 63 %、66 2 0 %和 10 0 0 0 % ,以杂交羊的同期发情率和移植率高于楚雄山羊 (P <0 0 1)、师宗山羊和文山山羊 (P <0 0 5 ) ,但三个地方的云岭黑山羊的发情率和移植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 1~ 2 5岁受体羊的发情率比 3~ 5岁羊高 17 74个百分点 (P <0 0 5 ) ,移植率高 11 0 6个百分点(P >0 0 5 ) ;④ 2 0~ 2 9kg羊的发情率分别比 3 0~ 3 9kg和 40~ 5 1kg的羊群高 19 2 3个百分点 (P <0 0 5 )和 2 6 0 1个百分点(P <0 0 1) ;移植率分别高 13 0 7和 14 83个百分点 (P >0 0 5 ) ;⑤青年羊的掉栓率显著低于经产羊 (P <0 0 5 ) ,而掉栓羊群和持栓羊群的发情率和移植率分别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⑥处理羊在第 16天撤栓和第 17天撤栓的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小麦水解蛋白(HWG)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氨基酸含量及胎盘组织营养物质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3~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33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母猪在基础饲粮中于妊娠第90~114天期间分别添加1%和2%的HWG,所有饲粮均等能等氮。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HWG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初生活仔重(P0.05),饲粮中添加2%HWG显著提高了仔猪初生窝重、初生活仔窝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和2%HWG显著提高了妊娠第107天母猪血清中天冬酰胺、组氨酸、鸟氨酸含量和脐带血清中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母猪血清中血氨、甘氨酸含量和脐带血清中血氨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HWG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缬氨酸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2%HWG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异亮氨酸、苏氨酸含量和脐带血清中精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蛋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白蛋白、葡萄糖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HWG显著提高了胎盘组织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2 (SNAT2)、谷氨酸转运载体3(EAAT3)、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2(LAT2)、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2%HWG显著提高了胎盘组织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SNAT1)、SNAT2、EAAT3、LAT2、小肽转运载体1(PepT1)、小肽转运载体2(PepT2)、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GLUT2、葡萄糖转运载体3(GLUT3)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HWG能提高胎盘组织营养物质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母体营养物质的转运效率和胎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初生窝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研究夏季热应激条件下,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哺乳母猪采食量、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探讨在夏季热应激条件下,哺乳母猪饲粮中适宜的能量水平。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4个能量水平,分别是12.94 MJ/kg,13.06MJ/kg,13.14 MJ/kg和13.22 MJ/kg。试验选取36头3-5胎的哺乳母猪,随机分到4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结果表明,能量水平为13.06 MJ/kg时可以提高哺乳母猪DE摄入量及缩短断奶到发情间隔,本试验条件下,推荐适宜的哺乳母猪能量水平为13.06 MJ/kg。  相似文献   
5.
苏氨酸是家禽饲料中继赖氨酸和蛋氨酸之后的第三个限制性氨基酸,苏氨酸在动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营养作用,现阶段肉鸡的苏氨酸研究比较全面,鸭鹅的苏氨酸研究相对匮乏,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鸡、鸭、鹅的苏氨酸需要量做了简要的概括,以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按照GB/T 17657—2022《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的三点弯曲法,先测试竹条径向两面(近竹青面和近竹黄面)各节间和节部的抗弯弹性模量,然后将试件从宽度方向一分为二,测试其各对应位置的弦向抗弯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探讨竹条节间中心位置不同方向的弹性模量相互之间及其与弦向静曲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竹节对竹条弹性模量的影响,确定侧压型竹层板用竹条的实用分级方法;按中间点径向抗弯弹性模量对竹条进行分级,并测试其弦向静曲强度,分析竹条分级的可靠性;将不同等级的竹条分别制备侧压型竹层板试件,测试其静曲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验证竹条分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测量竹条节间径向两面抗弯弹性模量并计算其平均值,可以较准确地推测其弦向抗弯弹性模量值;通过测试竹条某节间径向两面抗弯弹性模量的平均值,可以很好地预测该部位的弦向静曲强度;仅测量竹条中间点(无论是节间还是节部)的径向抗弯弹性模量就能较好地推测出整根竹条的弦向抗弯弹性模量;采用竹条中间点径向抗弯弹性模量分等可以对竹条(弦向静曲强度)进行有效分级;按竹条中间部位的径向抗弯弹性模量对竹条进行分级,其侧压型竹层板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揭示了不同类型撂荒耕地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文基于目视解译与实地调查提取撂荒耕地信息,结合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多项指数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江县30个乡镇季节性、常年性撂荒地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研究区域季节性撂荒占撂荒地总面积61.9%,常年性撂荒占撂荒总面积38.1%,且撂荒地类型集中为旱地,水田占比较少;综合空间格局多项指数,形状复杂、面积小、空间上分散的地块易形成季节性撂荒,而常年性撂荒地多为空间分布集中、面积大的地块;地形、灌溉距离、耕作劳动力均是影响撂荒地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测算表明,影响撂荒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斑块面积、地形指数和灌溉距离,其中季节性撂荒与三者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常年性撂荒与三者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撂荒耕地的分布与自身特征存在密切联系,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黄雅凤  王月勇  陈岩  朱芳  王涛 《河南农业》2023,(4):21-22+25
<正>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检测是一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维护消费者健康的重要手段。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分析研判,对进一步制订科学、合理的检测计划,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检测时间、对象、参数和关键要素等方面对安阳市2021年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研判,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科学、  相似文献   
9.
经分离、培养对不同菌种培养性状的观察,确定了侵染黄瓜、黑籽南瓜造成死秧的镰刀菌主要为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串珠镰刀菌和腐皮镰孢菌4种。经致病性测定,4种镰刀菌均能侵染黄瓜,引起发病造成死秧,可分为强致病类型和中强致病类型。经抗病性鉴定,黑籽南瓜种子只有南瓜4号为耐病品种;黄瓜种子也只有津优31号为耐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验长期保存在国家家畜基因库的湖羊冷冻胚胎和冷冻精液的质量,评价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保种的效果。【方法】 对保存于国家家畜基因库的冷冻胚胎(保存20年)和冷冻精液(保存20和30年)进行复苏,进行相应鉴定后分别进行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同时以0年冷冻精液和新鲜精液为对照,测定其受胎率和后代的羔皮性能、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检验保存效果。【结果】 本试验共解冻胚胎36枚,其中,A级胚胎22枚,B级胚胎7枚,C级胚胎5枚,D级胚胎2枚,冷冻胚胎复苏利用率达到94.44%(34/36),A级胚胎率达到61.11%(22/36),移植34枚,产羔17只,冷冻胚胎复苏移植产羔率达50.00%;保存30年的冷冻精液复苏后平均精子活力达35%,受胎率为58.57%,平均产羔1.90只;保存20年冷冻精液复苏后平均精子活力达31%,受胎率为53.66%,平均产羔1.95只;胚胎复苏移植羊、30和20年冷冻精液后代体型外貌鉴定均符合纯种湖羊特征,没有畸形个体;羔羊一级羔皮率分别是31.25%、42.03%和23.81%,保持了当年湖羊的羔皮特性;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与现有湖羊群体性能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利用超低温冷冻技术长期保存湖羊冷冻胚胎和冷冻精液的方法是可行的,对地方品种保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