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建立饲料添加剂硫酸亚铁中铅的检测方法。在酸性介质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试液中的Pb、Cd和Ⅰ形成稳定的离子络合物,用4-甲基-2-戊酮(MIBK)萃取,在选择最佳测定条件下,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结果:检测和加标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去除高含盐量产品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氘灯扣背景的情况下对铅含量检测的影响,铅在0.50、1.00、2.00、4.00、8.00 mg/kg标准曲线范围内回收率能达到90.10%~102.61%,方法有效可行。结论:此方法前处理简单、耗时短、实用性强、稳定性好且精密度及回收率高,适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氘灯扣背景方式下饲料添加剂硫酸亚铁中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方法在计算猕猴桃叶片蒸腾速率时,存在结果不准确,修正率不高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参数修正法解决上述问题.基于高光谱传感器对猕猴桃叶面积蒸腾速率动态模拟分析方法,构建蒸腾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蒸腾速率的影响,通过函数修正方法获得土壤水分状况系数,从而实现猕猴桃叶面积蒸腾速率的准确计算.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影响家禽疾病爆发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品系)因素、饲养管理水平和外界环境污染及病原的入侵等等。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注重营养水平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而忽视其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动物科学研究的热点。因营养的缺乏或过量会导致家禽免疫失败,发病率上升,从而影响饲养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4.
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以其显著的增温、节水、改土、除草、增产等综合效益,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国内外水稻界专家的广泛关注及一致好评.1998年在严重低温、阴雨、寡照的情况下,十堰市1万hm2水稻地膜覆盖栽培又喜获丰收,平均单产达7835kg/hm2,比对照增产29.9%.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由于各地情况各异,操作不够规范,不同地区、不同农户之间增产效果差异很大.为充分发挥这一技术的增产效益,各地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胎衣不下是耕牛常见的产科病之一,该病如果治疗不当时易继发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严重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病因气血运行不畅,胞宫活动力减弱,不能使胎衣正常排出,是主要发病原因。导致气血不畅的因素有:(1)气虚:孕期饲喂不当,营养不良,体质瘦弱,  相似文献   
6.
微量元素缺乏导致母猪流产的预防。在妊娠前期和后期的母猪日粮中 ,除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平衡外 ,还要保证矿物质饲料中的铜、锌、锰和碘等微量元素达到饲养标准的含量。保证机体内部酶的合成 ,正常代谢 ,维持母猪正常的生殖机能。有效地预防母猪妊娠流产。  在自己配制配合饲料中 ,常用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锰和碘酸钙等盐类矿物质。妊娠前后的母猪每千克日粮中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为铜 4mg、锌 42mg、锰 8mg、碘 0 .11mg。养母猪户一般可根据饲料成份及营养价值、妊娠母猪饲养标准、盐类矿物质微量元…  相似文献   
7.
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域土地和饲草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肉羊产业。然而,该区域土地、饲草资源利用率和肉羊养殖规模化水平不高,造成资源不同程度的浪费。本文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和饲草资源特点,对肉羊品种引进、场地选择与羊场建设、日粮配给、饲养管理、卫生与疫病防控等方面提出科学建议,以期提高  相似文献   
8.
风湿病是一种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非化脓性炎症,它属于一种全身变态性反应疾病.患有风湿病的动物胶原结缔组织的蛋白会出现变性,骨骼肌和关节囊中的结缔组织会发生局部的炎症.而且根据风湿发病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肌肉性风湿病、关节性风湿病和其他类型的风湿病.基本上多种家畜都可以发生此类疾病,而马是最常发生此种疾病的动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改革,我市农作物种植模式已由传统的麦稻两熟向薯稻、油稻、肥稻等模式转变,其中薯稻两膜种植模式推广面积正在逐年增加,2009年全市推广薯稻两膜高产高效模式813.3hm2。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覆膜湿润栽培体系中的作物生长速率和氮素吸收速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湖北省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水稻是该地区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季节性缺水和生长前期低温是制约当地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覆盖地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常用方法。然而,由于覆膜后追肥困难,生产上往往采用一次性基施氮肥,由此可能造成覆膜水稻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出现缺氮的现象,该体系内的氮素吸收利用规律报道较少。2004—2006年,在湖北省十堰市布置了田间试验,研究覆膜湿润栽培体系中水稻生长速率、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优化水稻覆膜湿润栽培体系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共包括4个处理:1)常规淹水种植,不施氮肥;2)覆膜湿润栽培,不施氮肥;3)常规淹水种植,一次性基施氮肥150kg/hm2;4)覆膜湿润栽培,一次性基施氮肥150kg/hm2。测定了水稻鲜干重、分蘖动态、叶面积、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作物生长速率和氮素吸收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不施用氮肥条件下,与常规淹水处理相比,覆膜湿润栽培显著地提高了水稻地上部生物量、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一次性基施氮肥后,覆膜水稻前期的生长速率和氮素吸收速率显著高于相应的淹水处理,表现出旺长趋势;而后期则低于淹水处理,且穗实粒和收获指数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